通过中介买过房卖过房的来说说房产中介都有哪些欺诈行为

作者:masok
内容:
OK里经常看到中介和客户之间的争议,虽然各有各的道理,但感觉中介的欺诈行为不少,因为许多客户毕竟对购房售房里面的别别窍知之甚少,才求助于中介。

例如最近佛山法院判了一起案子。佛山的李先生想要卖自己名下的一套房子,就在网上发布了房源。随后他接到了中介的电话,声称有人要买房。在中介引导下,李先生将银行估价160万元的房子以110万元“低卖”给了对方。在发现不对劲后,李先生调查发现,原来买家的真实身份,居然是该房产中介的同事,因此拒绝履约。而买家也以违约为由,将其诉至公堂。法院裁定买家因为未披露自己身份重大信息,导致卖家以明显过分低于同期市场价卖房,因此双方签订的房屋买卖合同无效,卖家无需因此支付违约金

这样的套路在中介里是公开的秘密,只要有人在网上挂出卖房子的,各种中介电话都会打来,此时卖房者就要当心了。

除此之外,中介还有很多套路:

1、签合同时不给签字方留存正本,或者干脆只签一份合同留在手上,再按自己的意图对合同进行修改,这种情况非常普遍。相应的,给委托人造成的损失也是巨大的。因此,如果与中介签订合同后中介不肯给正本,一定要拒绝签订。如果象这个案例中所遇到的情况,中介称要将合同带到上家处让上家签了再给下家,那至少要多长一个心眼,让中介将合同复印一份,再叫中介盖个章,并写明“此复印件与原件一致”,这样就不担心中介私自修改合同了。

2、欺上瞒下吃差价,中介吃差价的方式主要有:a、办理委托手续,对双方隐瞒交易价格,吃全部差价。b、在上家报价的基础上,约定成交价超过报价的部分与上家分成(既收佣金又吃差价,购房人与中介签订委托代理购房合同,中介以低于与委托人谈妥的价位购买房屋,从中收取其中不为双方知晓的差价。当然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租赁房屋中)。这种做法是不合法的。首先,中介只能按规定收取中介费,而不能做差价。其次,即使房东全权委托中介进行交易,中介也不能擅自决定价格,最终的价格决定者是购买方。吃差价扰乱了市场秩序,也给委托人造成了损失。为以防万一,最好在与上家或下家见面时再口头确认一下交易价格。一旦发生中介吃差价的情况,可立即向房地产管理部门投诉,行政部门会依法进行处理,同时还要注意保留相关的证据,以便通过法院要求中介公司返还差价。

3、私下收取中介费,个别中介公司的业务员为谋取私利,私自接受业务(这叫“飞单”),收取佣金也不开正规发票,这样,一旦出了问题,中介公司也可以不承担相应的责任。因此,一定不能被个别业务员打着“少收佣金”或“为了少交税”的幌子所欺骗,不签居间合同或不开发票。

4、隐瞒房屋真实情况,中介为促成交易,往往会对所推荐的房屋进行夸大其辞的介绍,同时也会隐瞒一些不利的情况。所以一定要冷静判断中介的话,对一些关键情况最好自己去核实一下,多向房屋所在的保安、门卫、邻居打听真实情况。有的中介制造虚假或不实广告信息,欺骗或引诱消费者,其中包括虚构房源、隐瞒房屋质量问题、以次充好等。一旦消费者缴纳定金和中介费后,就以种种理由推脱或不理不睬消费者,先收定金后赖账。更有甚者,有些中介与业主串通一气欺骗买主上钩,等买主看了房交了佣金甚至定金后,再编造各种理由致使交易不成。

所以和中介打交道一定要注意:1、查明真实情况;2、明确付款方式;3、确定交房时间;4、别让户口困扰你;5、当心维修基金被中介“黑吃”;6、保留证据……

除此之外,大家还遇到过中介哪些欺诈行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