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郑蒲港铁路专用线跨姥下河连续梁率先顺利合拢!

作者:masok
内容:
11月22日晚,经过3个小时的奋战,由中铁二十局承建的马鞍山郑蒲港铁路专用线首跨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跨姥下河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顺利合拢。该专用线跨路跨桥共设计八处连续梁,跨姥下河连续梁率先完工。


郑蒲港铁路专用线是马鞍山市重点基础设施工程,该铁路位于马鞍山市和芜湖市境内,西起淮南铁路铜城闸站,途径芜湖市、马鞍山市,终至郑蒲港。
姥下河(32+48+32)m跨连续梁为马鞍山郑蒲港铁路专用线的重难点控制性工程。本桥为单线桥,单箱单室变截面结构,采用挂篮悬臂浇筑法施工,共有三个合拢段,包括2个边跨合拢段和1个中跨合拢段。本次浇筑的中跨合拢段长度为2m,高度为2.8m,顶板宽度为7m,底板宽度为4.2m,共浇筑C50混凝土12.1m3。

为了实现跨姥下河连续梁早日合拢的目标,项目领导制定了全面的施工方案和应急预案,期间严格管控施工工序,多次举办连续梁施工专题会议,力保浇筑的顺利完成。浇筑前,项目部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安全质量技术培训,加强现场盯控,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为浇筑的顺利完成奠定了基础。在项目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结构二队全体员工克服施工困难,实现了该段现浇连续梁的率先合拢。


本次合拢标志着马鞍山郑蒲港铁路项目在施工中取得了又一个阶段性的重大突破,不但为后续的连续梁施工做出标榜,也为架梁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更让项目全体员工的工作热情不断高涨,推动了项目的施工进度,为保证工期提供了有力保障。



工程简介

马鞍山郑蒲港铁路专用线工程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芜湖市境内,西起淮南铁路铜城闸站接轨,途径芜湖市鸠江区沈巷镇、马鞍山功桥镇、白桥镇、郑蒲新区、和县历阳镇,终至郑蒲港,正线全长为38.780km,本线接轨于淮南铁路铜城闸站,设3个车站,分别为铜城闸站(接轨站)、郑蒲新区站(预留)、郑蒲港站。全线按照国铁Ⅲ级标准设计、单线、有砟轨道,按一次铺设跨区间无缝线路设计。
全线共设特大桥、大中桥:12座,合计24668.2 延长米,桥梁占线路长度63.61%;其中连续梁8联,牛屯河特大桥连续梁拱(95+170+95),为全线控制性工程。小桥涵:框架桥4座—1621顶平米,新建涵洞44座—983.6横延米,既有接长涵洞13座—208.38横延米。
本项目建设工期3年,运营期30年。计划2020年初开始运营到2049年底运营结束移交地方政府。


马鞍山郑蒲港铁路专用线工程建设意义

马鞍山郑蒲港专用线连接马鞍山市区、和县及郑蒲港新区,并通过同城闸站接入淮南铁路,进而沟通合肥经济圈等,担当长江航道辐射范围与郑蒲港区和正蒲新区货物交流。本项目位于长江流域马鞍山段左岸,深水岸线较多,开发潜力巨大。所辖岸线基本处于自然岸线状态。郑蒲港是合肥经济圈乃至皖北地区通江达海的水路运输枢纽之一、是腹地外向型经济及社会发展重要依托、是新区自身发展以及带动马鞍山乃至安徽发展的重要保障。目前郑蒲港一期工程已投入运营;根据规划,2035年郑蒲港港区货物吞吐将达到7090万吨,迫切小建设大能力对外疏港通道,本线建成后将承担港口集疏运总量470万吨,是该港区重要的疏港通道之一。此外,本项目辐射郑蒲港新区、和县、马鞍山市、合肥经济圈,远辐射南京及更远,还将承担南京枢纽七坝港区部分集疏运量。规划年度将形成公、铁、水、空联运一体,具有“承东启西、纵贯南北、通江达海”的交通优势。因此,本项目的建设将极大丰富后方疏港通道总体格局,将进一步提升马鞍山市江北地区的港区集疏运能力,进而带动马鞍山市的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