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家长总爱和孩子说:你不努力你就要被别人抛在身后

作者:masok
内容:

我们每位家长,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更多家长总是把自己没做到或者没有实现的梦想寄托到自己的孩子身上,拿孩子摆面子。结果娃娃一旦呱呱坠地,全家人紧绷的弦便一刻也松不下来了。相信如果怀孕时能把知识灌输给孩子,估计都会有很多人去做(例如有争议的胎教班),恨不得孩子一出生就戴着博士帽。看看许多幼儿园的毕业照是不是都喜欢给孩子带着博士帽,为何就不能是其它更符合幼儿的装束来拍毕业照?

例如教育部门要求幼儿阶段的孩子一定不能小学化,可许多家长能接受吗?不少家长们认可学习从娃娃抓起,你不抓别人在抓,就会输在起跑线上。这样就加重了幼儿的负担,剥夺了幼儿的童心和天心,根本不在考虑幼儿本性是娱乐玩耍与智力开发相结合渐进式发展。所以从“不要输在起跑线上”这句恶毒的广告词开始,幼儿教育、儿童教育就慢慢变了味,到如今只剩下了铜臭。

不说提前教育,即便正常教育孩子已经很辛苦了。一位外地妈妈说我女儿现在上初一,每天早上五点多起床,六点二十就到学校门口了,冬天的时候天还是很黑呢,有时都觉得是自己亲手把女儿的童真扼杀在清晨,晚上写作业一般写昨夜很晚,主科副科一共七科,每个老师都说自己留的作业不多,但是那是七科呀,班里面差不多都是小眼睛了,看着就累。

然而不少家长并不满足于正常教育,弄得中国孩子教育路跑的速度确实有点过,都在拔苗助长,急于求成。对此有家长教育孩子:人穷志不穷,你不努力你就要被别人抛在身后,被人看不起。从中不难看出教育这个词其实比较深奥,目前按照我们的国民素质还谈不上“育”,只是停留在“教”的阶段。虽然相当多的家长在外边给孩子报各种班,可一些家长却觉得自己好像是在那空使劲白花钱,因为感觉孩子依然学的一般!记得有句话是这么说的,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牙齿里卡住了东西,你的舌头知道在哪里,而你的手却找不到。

其实道理很简单,家长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补习班,把孩子搞得精疲力尽,身心受损,长大会赢吗?而且一个孩子该玩的年龄没有充分“玩耍”,很大程度会有心理的不适,最终可能引发心理问题,虽然这样的孩子很少表现出叛逆,但是成人独立之后,心理承受能力普遍偏弱。。。中国的这些家长啊,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有人说了一句很极端的话:望子成龙能理解,可一群疯狂变态的家长会教育好下一代?

时代是一个陀螺,家长们如果能记住90%的孩子注定平凡,焦虑的心态是否会平和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