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媒体可以了解到国内有些长寿之乡,还曾经到皖南一个富硒山村,在村里转了一大圈,询问当地人哪家有长寿老人,想当面求教,可居然一家都没找到。而当地宣传的亮点就是富硒使他们健康长寿,是不是有些奇怪? 再者,为何穷乡僻壤竟能寿星频出?按道理讲,应该是医疗条件越好的地方人们越长寿,什么养生啊,地理环境啊,起的作用并不大。 因为有困惑,所以时常关注这方面的一些消息。最近看报道说中国所有长寿之乡都是伪造的! 例如,新疆列为“世界第四大长寿之乡”阿克苏市、温宿县上报的9位百岁老人,他们最大的140岁,最小的103岁,平均年龄109.3岁。被实际调查后发现,9位老人都未达到百岁,真实平均年龄在85.1岁左右,那位140岁老人其实为89岁。不少百岁老人是由于记忆不准、没有严格的户籍管理和健全的人口档案,仅凭本人与村干部随意申报误成的。可见新疆长寿之说,并不可靠。 又如被称为“中国最年长寿星”的罗美珍,号称1885年出生,2013年去世,活了128岁。按照罗美珍的年龄,她是在61岁生下的儿子,毫无疑问这并不合常理。后来发现这位罗女士所在巴马县是把养生、保健作为核心的特色旅游。2015年全县接待游客338.22万人次,旅游总收入36.17亿元。每天约有40多名游客到村中最年长的老人家中拜访,送上5元、10元的红包,老人每年可收入8-10万元。 同样做法的还有湖北梁子岛,当地所谓有14位百岁老人全是当地政府部门吹出来的,有记者到梁子岛调查发现,一位自称140岁的老人,儿子竟只有50岁,而在派出所的户籍档案中,岛上没有一位老人超过100岁。后来当地官方也承认这是旅游炒作,如果有人说是百岁老人,政府就会补助几百元。 因为有利益,这样的报道便经常出现了,例如去年广西日报报道“广西共有16个县、市获‘中国长寿之乡’荣誉称号,占全国53个长寿之乡的30%,是中国长寿之乡最多的省区。”长寿之乡一时间在广西遍地开花,原因和前面一样,在其他资源匮乏的情况下,发展长寿旅游来扶贫就显得顺理成章了! 这种长寿宣传功利性目的性很明显。比如夸大宣传、“傍名牌”、不合格的长寿商品在当地泛滥,当地工商局对从事生产加工及批零销售饮用水产品、山茶油、火麻、五谷杂粮、保健酒等长寿养生食品企业、经营户进行排查,立案查处一批产品夸大宣传、外包装不符合法定规定、不合格饮用水等案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