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幸福路61号!你好,马鞍山市中医院

作者:masok
内容:
1月8日中医院北院最后一个病区老年病科整体搬迁至东院。
至此,中医院北院圆满完成一个历史时期任务!


作为一个典型的90后中年人,小编早在几年前就开始喝中药调理身体,也为此跑过几次马鞍山市中医院


不得不说,已是61岁高龄的马鞍山市中医院在病患口中口碑还是不错的。它坐落于马鞍山脚下,金字湖畔,南面是秀丽的金字塘公园,东面连接老市里休闲广场——幸福广场。马鞍山市中医院始建于1958年,1978年正式更名为马鞍山市中医院,风雨数十载,屹立以城市西北角默默的守护着一方安康。


随着城市重心的东迁南移,曾经最为忙碌的老市里,现在慢了下来,周围的一切也慢慢的从人们的记忆中淡出,成了城市中孤单的角落...


马鞍山市中医院(北院)褪去一身繁华,却散发着静谧悠扬的味道,像一首经典的老歌,静静地流淌的岁月长河中...默默的坚守在老市里,像老朋友一般服务着患者。


为了更好的服务于广大市民,医院在整体布局上做出了新的发展规划。从2010年开始,马鞍山市中医院就开始逐步在向南院迁移,为保证迁移过程不对患者就诊造成太大的影响,采取南北两院门诊科室同时开诊,住院病区逐步南迁的方式稳步推进南迁工作。


就在前几日,小编去探访的时候发现,住院部里仅剩下最后一个科室——老年病科。六层的住院大楼只有1,2层依然亮着灯,散发着些许清冷。但在岗的医护人员,依然认真的忙着手头的工作,这样的氛围温暖着大楼里的每一个人。


根据医院整体部署,马鞍山市中医院老年病科室在今天(1月8日)搬迁至东院,中医院北院除保留金家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外其它医疗业务正式停止运行。至此,马鞍山市中医院分为南院和东院。南院作为中医院的大本营为全市市民提供更为优越的诊疗服务,马鞍山市中医院翻开了新篇章!


小编特地跑去新址参观了一番。不得不说,新院区真的太宽敞漂亮了。


南院的面积比北院大了近五倍,位于开发区湖西南路3566号,占地面积37.84亩,房屋建筑面积47796.04平方米。小编刚在医院门前下了车,就忍不住感叹了一声“这也太大了”!



医院面积扩大,医疗资源同样升级了。

医院编制床位数480张,实际开放床位数415张。医务人员中高级职称133人、博士研究生2人、硕士研究生26人,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1人、安徽省“江淮名医”1人、安徽省名老中医2人、安徽省名中医5人、马鞍山市“诗城名医”3人。


医院拥有国家级中医重点专科1个、安徽省“十三五”中医重点专科3个、马鞍山市中医重点专科4个、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1个、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室1个、安徽省名老中医工作室2个。设有急诊科、内科、外科、骨伤科、康复科、肛肠科、肿瘤科、治未病科、国医堂、妇科、儿科、皮肤科、口腔科、血透室、医疗美容科等临床科室。


位于江东大道中段的马鞍山市中医院(东院)是一所集中医诊疗和康复治疗为一体的公立医疗机构,其涵盖门诊、病区、理疗康复区、辅检科室、中西药房、食堂、地下停车场等设施,目前设置了康复科、内科、外科、妇科、儿科、治未病科、肛肠科、老年病科门诊及康复和老年病两个住院病区。设立了相关辅助检查科室(心电图室、B超室、检验室、DR室)。


其中,东院的康复科及中医传统治疗可以针对外伤或脑血管意外后的肢体康复进行专业评估指导训练,减轻肢体功能障碍症状,提高个人生活质量;为亚健康人群给与针灸、推拿、拔罐、中药熏蒸、耳穴压豆、推拿、艾灸、中药贴敷等治疗,改善体质,为健康充电。新入住的老年病科则是全面兼顾老年人各系统疾病及生理特点,利用三甲中医院医疗资源平台在护理、治疗及后期康复方面进行全程一站式治疗与调养,使老人入院舒心,家人放心。


岁月匆匆,马鞍山市中医院矗立在幸福路61个春秋。几经更迭,遍历风雨。



如今,虽搬了新址,马鞍山市中医院始终坚持“中医立院、人才强院、科教兴院”的发展战略,牢记“患者至上、中医为本、品牌立院、诚谨行医”的服务宗旨力,加强内涵建设,突出中医特色,构建和谐医院,为保障马鞍山市人民的身体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

再见,幸福路61号。你好,马鞍山市中医院!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