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不去的时光------马鞍山(20)最老的十所中学

作者:masok
内容:
时光飞逝,
时间总是在不经意间悄悄溜走,
或许有时候,我们应该停下脚步,
回忆一下过去的生活,看到一张张照片,
你是否,
会想起曾经那一段段的往事呢?






第十名:马鞍山市第七中学
创立于1964年8月
马鞍山市第七中学的前身是安徽省马鞍山市初级农业职业学校,属半工半读性质,校址在原霍里园林场,1964年8月经市教育局批准成立,第一任校长是梁毓志同志。





第九名:马鞍山市第四中学
创立于1958年
马鞍山市第四中学座落在马鞍山市向山镇,是一所区属的全日制初级中学。学校前身是建于1958年的马鞍山师范,1962年4月,马鞍山四中在马鞍山师范原校址建校。为市属完全中学,2014年7月,马鞍山四中高中部撤销。初中部整体移交雨山区教育局管理。







马鞍山市第二中学
创立于1957年
1957年,马鞍山二中诞生。1978年,安徽省革命委员会批复,马鞍山二中被确定为省重点中学。1998年,安徽省教育委员会发布《关于同意马鞍山二中为首所示范高中的通知》(教基【1998】61号文),马鞍山二中成为安徽省首所示范高中。2004年,马鞍山二中异地重建。8月28日,学校搬迁工作基本完成,新校区正式启用。





和县第二中学
1947年
安徽省和县第二中学始建于1947年,其前身为和县私立新生中学,由王学华先生捐献新生洲土地150多亩筹建。1952年秋,学校由县人民政府接管,更名为和县初级中学;1969年1月,改名为和县卫东中学;1970年春,又改名为和县中学,开始设立高中部;1974年1月,定名为和县第二中学。2007年创建成为省级示范高中。





马鞍山市第十一中学
1946年创立
马鞍山市第十一中学创建于1946年3月,曾名为“马鞍山铁矿职员子弟小学”、“马鞍山小学”、“东方红小学”和“东方红学校”,1977年4月改用现名。现为市教育局直属的一所全日制中学。









马鞍山市第一中学
1945年创立
1945年春天,南京大学附属中学教师曹冉功与家居采石镇的内弟鲁亚鹤创立了安徽省当涂县私立采石中学。1946年校名定为“安徽省当涂县私立刚直中学”。意为“培养学生有刚毅正直的品德,热爱祖国有作为的新青年”。
1956年6月尤建国任校长。同年10月,马鞍山建市。1957年三月学校易名为马鞍山市第二初级中学。因无第一而“第二”不妥,7月份始定名为安徽省马鞍山市第一中学。1964年5月16日,郭沫若同志游览采石公园,时任校长吴廉生请其为学校题校名,现有“安徽省马鞍山第一中学”校牌字体即郭沫若手迹。







马鞍山市含山中学
1938年创立
含山中学创办于1938年,那一年南京沦陷,部分南京高校知识分子就近避难逃入安徽省含山县境内,组建成立七邑联中,1942年,更名为安徽省立第十三中学。1945年更名为安徽省立含山中学。1958年学校改名为安徽省含山中学。2007年,新校区建成,学校高中部独立出校,搬入新校区,这便是现在的含山中学。



当涂二中
1921年创立
当涂二中坐落在钟灵毓秀的江南名县——当涂县姑孰镇,前身是由爱国富商徐静仁于1921年创办的当涂县私立静仁职业中学,其后学校数次易名,最终于1980年更名为安徽省当涂第二中学。搬迁到新校区的当涂二中,占地面积136亩,教学区绿树成荫、小桥流水,风景宜人,环境优美。





当涂一中
1906年创立
当涂一中创办于1906年(清光绪三十二年),由太平府中学堂起历经数次更名迁址,于1943年迁址于大城坊,于1951年增设高中部,发展为全日制完全中学,于1979年定名为安徽省当涂第一中学,于2003年完成初中部剥离,发展成为全日制高级中学,于2013年7月迁址于县城太白东路3号。



和县一中
1902年创立
和县第一中学前身为创建于清康熙年间的和阳书院,1902年改名为官立和州中学堂,标志着和县一中的建立,使之成为安徽省最早的5所具有现代意义的学校之一。辛亥革命后和州中学堂更名为和县中学,几经变迁分合,1973年和县中学分校后在原址建校,正式定名为和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