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宁马一体化将做哪些事?两地政府协议内容独家揭秘。

作者:南京徐记者
内容:2011年12月15日金陵晚报B06“马鞍山新闻版”—— 宁马签订2012年度一体化合作协议 本报记者 徐统余 昨天上午南京市、马鞍山市人民政府签订协议,就2012年度两市一体化合作内容进行了明确。 多年来,宁马两市致力于推进一体化建设,2003年《宁马关于进一步加强合作的框架协议》,将两地一体化建设进程协议化、制度化。2011年5月25日,宁马两市签订《2011年度宁马一体化合作协议》,首次将宁马一体化合作纳入年度计划。 2011年即将过去,2012年宁马两地一体化合作将有哪些举措?昨天上午答案揭晓——两市人民政府签订了《2012年度一体化合作项目协议》。 对比2001年度的合作协议记者发现,2012年度宁马一体化合作协议内容,没有一点“虚”的东西,所有内容均具体化了,明确了两地合作的所有项目,并分出哪些项目已进入实施阶段,哪些项目正在开展前期工作,以及经济社会有哪些合作项目。 作为《2012年度宁马一体化合作项目协议》的配套,宁马两市政府相应部门就协议确定的合作项目,如何具体运作签订了协议,分别是《2012年度宁马一体化交通运输合作项目协议》、《推进石臼湖湖口水利枢纽工程前期工作合作协议》、《宁马两市老年人异地养老及优待互享合作协议》、《宁马文化合作交流框架协议》。 附:宁马两市2012年度一体化合作项目 1、重点实施的项目 (1)加快马鞍山市马濮路与南京市苏340省道对接。南京市加快苏340省道项目前期工作进度,2012年开工建设。 (2)加快皖314省道与苏341省道对接。马鞍山市加快皖314省道建设进度,南京市2012年完成项目前期工作,并开工建设。 (3)推进慈湖河路北延前期工作。南京市协助马鞍山市完成南京境内土地征迁工作,支持马鞍山市开工建设。 (4)推进宁马市际收费站撤并工作。完成皖105省道收费站与南京市浦口收费站合并;加快推进宁马无障碍通道相关工作,实现市际收费站对宁马两市车辆减免。 (5)推进宁马异地养老合作。共同落实《宁马两市老年人异地养老及优待互享合作协议》具体内容,逐步实现民办养老机构享受政府补贴不受所住老人户籍限制。 2、推进的前期工作项目 (1)加快城市轨道交通对接的前期工作。一是线网规划对接。完成马鞍山市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与南京市8号线的S2线、6号线与浦口11号线的S3线、博望4号线与南京S1线的线网规划对接;二是启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编制,并在建设规划编制中将线网规划的对接点纳入其中。 (2)共同推进石臼湖水利枢纽工程。两市共同委托开展石臼湖水利枢纽工程项目前期工作,完成可研报告及部分附件编制工作。 (3)加强石臼湖大桥建设合作。共同推进石臼湖大桥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南京市加快项目前期进度,马鞍山市配合完成项目洪评审查工作。 (4)共同推进秦淮河航道整治工程。两市加快推进秦淮河航道整治工程前期工作,完成可研报告及相关附件编制工作。 (5)江南沿江公路项目前期工作。规划建设宁马两市江南沿江公路,马鞍山市加快沿江大道相关技术标准与南京市滨江大道的衔接,南京市加快滨江大道与马鞍山市对接路段前期工作,并做好开工前准备工作。 (6)加快博宁通道前期工作。宁马两市共同开展项目前期工作,确定博宁通道规划线路方案,完成可研报告编制,并上报审批。 (7)加快马鞍山市围乌路、澄湖路与南京市宁陆公路、宁丹公路的对接,2012年完成规划方案编制,加快推进项目前期工作。 (8)推动丹阳镇合作共建项目。推进两地建设规划和建设方案的对接,启动项目开工前期相关工作。 3、全面推进经济社会合作项目 (1)推进新闻宣传一体化合作。充分发挥媒体的桥梁、纽带作用,举办宁马媒体高峰论坛,增加异地采访集中宣传次数,南京市支持马鞍山举办“马鞍山新闻发言人、网络管理培训班”。 (2)推进旅游品牌一体化合作。继续推广“宁镇扬马”旅游产品“扬子江之旅”,切实加强“统一旅游品牌、统一路线产品、统一导游词、统一市场监管、统一宣传推介”联合品牌建设。 (3)推进公共服务一体化合作。加快推进宁马两市边界学校协管,实现两市边界区域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同等待遇,逐步实现两市学籍互认。探索建立宁马两市医学检验、医学影像检查互认机制;完善传染病、公共卫生事件联防联控机制;南京市支持马鞍山市完善危重病人转诊绿色通道。 (4)推进优势产业一体化合作。共同发展轨道交通、钢铁、汽车等支柱产业;建立农产品销售共享平台和无公害农产品直销网点;实现两市地方生产产品相互间优先采购。 (5)推进市场体系一体化合作。逐步建立两市统一的登记注册条件和程序,建立两市产品、食药品质量监管信息数据库,共同开展联合专项执法行动,强化两市名牌商标联合保护和跨区域消费维权工作协作。推进环境保护信息综合平台建设。 (6)完善一体化合作机制。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高层互访制度,落实部门会商制度,推进及时调度合作制度。(徐统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