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水涨了,依旧找不到自己的蜗居
作者:aweictt1
内容: 冯猛是我妻子的本家弟弟,今年30岁,来上海已经8年了。8年前,他还是一个青涩的小伙子,放弃了安徽家乡的时装店小老板身份,到上海寻求发展。由于其原来学过缝纫技术,他联系上了东华大学的服装高级培训班,学了3个月的制版专业。 冯猛工作努力,刚开始工资就开到了3000元。外地人要在上海有家的感觉,还是买一个房子比较好。虽然小伙子工资也并不算很低,但是上海的房子当时普遍是3000元至10000元一平方了。因此冯猛刚到上海时,只有落脚在我的家里。我住的房子也不大,只有二居室,冯猛长期住在我家里,也不是一个事情。恰好到了2003年,上海开放了外地人在上海买房的资格,外地人可以利用贷款在上海买房了,买个房子就提到了小伙子的议事日程上了。
随后就进入了看房子的过程。由于小伙子在上海只有我一个亲戚,为了以后相互间有个依靠,来往方便,他就想尽量的买个靠近我居住小区的房子。但是,我居住的小区离开机场只有几公里远,周围搞航空和物流的人很多,房屋的租金和售价都很高。当时附近的新[url=http://resource.stockstar.com/house/][color=#0000ff]房价[/color][/url]格普遍已经达到8000左右一平方了,连上个世纪80、90年代的房子都要5000左右一平方。冯猛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已经病逝,母亲把他拉扯大,他是个孝顺的儿子,每个月还要寄个3、5百元给母亲养老。冯猛一个月3000元左右的收入,在上海一切白手起家,工资根本就不够花。按照冯猛当时的工资收入,他能够承受的房屋总价也只能是十几万元。可是当时连最小、最旧的一室的房子,价格都要二十多万元了。他看啊看,找不到自己心理上和能力上可以承受的房子。
不能买房,那就只好租房了。房子的价格在涨,租金的价格也在涨,工资总是跟不上租[url=http://resource.stockstar.com/gold/][color=#0000ff]金价[/color][/url]格的上涨。所以,为了对付越来越高的房子租金,冯猛只好把家搬的越来越偏,以节省租金等开支。尽管以后的几年间,冯猛的技艺越来越高,跳槽后的工作单位越来越有名,冯猛的工资增长很快,逐渐从3000到3500,到4500,到5000,但还是无法动手买房子。买不起房子,只好寄希望于以后的房子价格会降低,低到自己可以承受的地步。
时间到了2009年。几年来,冯猛一家省吃俭用,总算手头有了十多万元的存款了。并且,就在2009年,冯猛已经从一家韩国的大型服装企业跳槽,继续做样板师,工资增长到了8500元,成为了一个真正的灰领。而冯猛一直希望的房屋价格,终于在2008年下半年开始下降。虽然下降了,但是周围的七、八十平米的房子,价格还是达到100万元上下,冯猛还是买不起。所以他还是希望房子价格再降点、再降点。然而,等到了2009年4月至7月,房屋价格不但没有下降,反而比去年最高时还贵了。
不能再等了,再等下去,如果价格再涨,一家三口可能以后根本就买不到房子了。冯猛和妻子史敏决定,无论如何要动手买了,哪怕是又老又旧的小房子。根据一家的承受能力,冯猛和妻子只好把注意力再次转向上个世纪的、面积约40平方米的房子。但是这些又老又旧的小房子,都是一梯四户的,房型很难找到理想的。在经过一个月左右的辛苦寻找以后,终于初步看好了二套房子,最后因为其小孩不喜欢其中的一套,就决定购买那个1994年的、41平米价格60万元的房子。就在第二天准备去下定金时,中介突然告诉冯猛,要买他看上的那套房子的人很多,房东临时加价2万元。尽管感到愤闷,冯猛还是决定吃下这个亏。但冯猛的存款无法支付40%的定金和首付款,只好向我们寻求支援。因为我也刚买房不久,没有很多的钱借给他,只好从自己的金卡中透支取现,再给他介绍老家农村信用社的朋友,用1分多的利息贷了10万元的款子给他,才把定金和首付弄齐了。交了首付以后的第二天,我妻居然发现那个临时决定多收二万房价的"房东"居然是另外一家中介的老板。原来是两个中介唱双簧,冒充房东,黑了冯猛二万元。
就在这几天,冯猛接到了另一家时装公司的邀请,薪水开到了10000元。但由于刚买房,再加上刚刚跳槽也不久,他还不能承受工作变动的风险,只好放弃了。望着还在窜高的房价,冯猛对我说:"除非将来爆发一把,否则房子是再买不起了"。看来,他做好了长期蜗居又老又小的房子的准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