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500强首超美企500强 “大而不强”亟待调整 

作者:淡然一笑
内容:[size=14px]   中国企业联合会5日在杭州发布的数据显示,经过长期高速发展,加之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相对较轻,2009中国企业500强净利润首度超过美国企业500强,与世界500强的差距也进一步缩小。   国务院国资委主任李荣融警告:“客观说,500强实际上还是500大。”不少业内专家建议,我国企业应抓住时机,从自身战略管理、资源和产业链整合等入手,加快调整,实现转型升级。   [b]中企500强好于美企[/b]   据中国企联统计,2009中国企业500强净利润折合成美元为1706亿美元(汇率按照1美元=7.0696元人民币),加上汇率变动影响,较上年下降了12.4%(与本币计算略有不同)。   中国企联研究部缪荣博士表示,尽管净利润有所下降,但中国企业500强的利润指标明显好于美国企业500强。   美国《财富》杂志今年上半年公布的美国企业500强统计显示,2009美国企业500强净利润仅为989亿美元,较上年大幅缩水84.67%,创下该榜单问世55年以来的最糟糕记录。   与此同时,中国500强与世界500强的差距进一步缩小。统计显示,2009世界企业500强的营业收入为25.18万亿美元,美国500强企业营业收入为10.69万亿美元。2009中国企业500强的营业收入总额折合成美元为36805亿美元,相当于世界企业500强的14.62%;相当于美国企业500强的34.42%。   [b] 企业结构问题依然存在[/b]   虽然在数字上中国企业表现“不俗”,但出席榜单发布会的国资委主任李荣融还是直言,评出的“500强”实际还是“500大”。   从榜单上看,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更是占了60%以上,民营企业依然孱弱。尤其是前三的“石化双雄”和国家电网,不仅享有国家配置下的垄断价格之利,而且在亏损时还能享受财政补贴。他们的利润越高,反而凸显依靠政策而非市场的硬伤。   此外,中国大企业的结构问题依然存在,“重化工”占有量仍很突出。   根据企联的数据,2009中国企业500强中,制造业企业有293家,与上年持平,占全部企业的58.6%;服务业企业134家,比上年减少4家;其他企业73家,比上年增加4家。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及加工业、建筑业、煤炭采掘及采选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加工业、汽车及零配件制造业等5行业,仍是入围企业最多的行业。   与过去相比,2009中国企业500强出现了规模继续扩张,但增长势头有所放缓,净利润出现明显下滑,许多经营指标下跌的局面。营业收入同比提高19.7%,增速放慢了5.3个百分点,净利润同比下降13.23%,增速陡降87.43个百分点。而收入利润率和净资产收益率也分别比上年降低了1.7个百分点和3.28个百分点。   [b]500强实际上是500大[/b]   李荣融直言,更重要的是要做强,强而不大,没有足够的影响力,但不至于垮,大而不强,迟早要垮,垮的影响也会足够大。   所以,中国企业“500强”即使披上了“利润超过美国500强”的凤冠霞帔,也没有沾沾自喜的本钱。更重要的是,大量有垄断性质的国企,其“本钱”来自全体国民,更应该孜孜以求“社会责任”,哪一天对全体国民的回馈超过了美国500强,才真正值得骄傲,才是真正的“强”。   [b]大企业要加强资源整合[/b]   2009中国企业500强报告还认为,大企业要加强资源整合。从企业内部的角度来看,要将管理、设计、生产、销售等一系列创造价值的活动通过某种机制连接起来形成企业价值链。企业外部的资源整合则要根据企业供求关系,分别向前、后延伸形成产业价值链,将价值链上的供应商纳入到自身体系中。   此外,企业并购能力还需提高。报告指出,我国企业利用经济不景气实施兼并重组并无太多经验,企业间并购仍困难重重:一是市场化竞争还不充分;二是企业同质化严重,并购整合互补性不强;三是缺少能够为企业间并购重组提供支持的融资平台和中介组织;四是一些地方保护主义,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许多企业资源在全国范围内的优化配置。   美国国际数据集团全球常务副总裁熊晓鸽指出,中国企业500强中有很多企业主业是重复的,可以考虑通过资本的力量,在市场上整合,减少这种重复。 [/s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