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民间投资20条”将出 意在保增长调结构
作者:淡然一笑
内容:[size=14px]
国务院国资委主任李荣融5日证实,国务院正在审议支持民企发展的鼓励民间投资20条,有望尽快出台。同时,李荣融表示未来国有企业将逐步退出竞争性领域,因此民营企业还有很大发展空间。
[b] 划定民间资本准入范围[/b]
据悉,“鼓励民间投资20条”的内容包括扩大民营资本的市场准入范围,削减行政许可事项、改进对民营企业的金融服务、减轻民企税费负担等若干方面。
这当中包括一系列政策亮点,比如研究制定《放贷人条例》、适当放开中小企业债券市场、民企税后利润进行再投资和技术研发可享受税收抵免等。而根据国务院要求,在“鼓励民间投资20条”出台前后,国家各相关部委还将依据各自职能分工,分别拿出旨在贯彻“鼓励民间投资20条”的鼓励民间投资的操作性政策。
其中,最令市场关注的是,“鼓励民间投资20条”草案在“扩大市场准入范围”上,提出进一步打破行业垄断,放宽股比限制,降低民间投资准入门槛,并明确划定民间资本准入的五大范围,即基础产业、基础设施、金融保险、文教卫生和公共服务领域五大领域。
东北证券金融与产业政策研究所所长袁绪亚评价说,鼓励民间投资20条措施上报国务院,意味着促进民间投资的政策性条例最终的决策程序。放开市场准入范围和民间金融领域,均是刺激民间投资,提高民营资本投资积极性的关键性措施,对促进和拉动民间投资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相关条例的出台值得期待。
[b] 促经济向好的关键之举[/b]
最新公布的PMI数据,再次印证了我国应对金融危机以来所采取的一系列经济刺激措施已取得较为明显的成效,我国经济复苏趋势进一步确立。
李荣融指出,在2009年财富杂志的世界500强企业名单中,沙钢集团作为中国民营企业的代表上榜,说明了当前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下一阶段,国有企业还要深化改革和调整,民营企业也将有更多机会。
中国企业联合会公布的2009中国企业500强报告显示,中石化以逾1.46万亿元的营业收入名列榜首,中石油和国家电网公司分别以逾1.27万亿元和逾1.14万亿元的营业收入紧随其后。
但与此同时,信贷增速放缓、政府投资驱动力开始弱化、经济增长动能逐渐减弱的现实也令市场担忧经济复苏能否持续。在此背景下,能否有效启动民间投资,已成为促进经济持续向好的关键之举。
专家表示,目前,启动民间资本拉动经济增长有着巨大的空间。一旦在政策的鼓励支持下,民间投资的积极性被迅速启动起来,民间资本有望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不久前,央行副行长兼上海总部主任苏宁在上海表示,在这次危机中,政府引导投资先行是必然的,否则短期内想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回升是比较难的。但“要真正克服金融危机,使经济走上良性循环,必须有社会投资、民间投资的发展。”苏宁指出,社会投资、民间投资能否跟上是经济复苏的关键。
[b]当前我国保增长的关键[/b]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企稳回升的关键时刻,启动民间投资,是事关政府投资的经济刺激计划未来能否发挥作用的关键所在。否则,经济增长将可能后续乏力,经济也有可能二次探底。所以,尽快启动民间投资,已成为当前我国保增长的关键。
确实,在4万亿投资的刺激经济计划逐步得到落实后,如果民间投资不能及时大规模跟进,政府投资的经济刺激效应将可能会大打折扣,经济增长将缺乏后续投资动力的支持,经济企稳回升的势头也很难保持,我国经济就有可能出现二次探底、走出“W”型。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这不仅会延缓经济复苏的进程,而且还会严重挫伤人们对未来经济增长的信心。
今年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估计在20万亿元,今明两年会超过40万亿元,大量投资需要民间资本的跟进。同时,为了实现全年“保八”目标,必须千方百计调动民间投资的积极性,保增长才有持续的动力。虽然与国家巨额投资相比,民间投资犹如“小巫见大巫”,但一旦启动,不仅可以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在解决目前存在的就业问题的同时,拉动消费的作用也不可小窥。
[b]对经济结构调整有意义[/b]
启动民间投资,对经济结构调整也有意义:一是有利于形成合理的社会产品的供求结构;二是有利于形成合理的产业结构;三是有利于优化投资主体结构。
启动民间投资,就是为了给民营资本创造有利的投资环境,充分调动民营资本的投资积极性,扩大民营资本的投资行业范围和投资规模,无疑可以构建均衡的投资主体结构,改变经济增长过分依靠政府投资的状况,增强民间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量。
而启动民间投资对促进开放的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从目前来看,一些高利润行业如金融、石化、电信、电力等的对内开放程度还远远不够,民营资本进入这些行业存在着各种或明或暗的限制。这种所有制歧视的做法,有悖“国民待遇”原则,是对民营企业作为独立的经济主体所拥有的投资权的一种漠视和排斥。例如,尽管国务院发布了《非公经济36条》,允许民营资本进入垄断行业,但这一规定至今没有落到实处。
[b] 存在难落实融资难问题[/b]
不过,业界人士认为,除了要打破垄断外,启动民间投资,还必须解决民营经济主体的融资难问题。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是落实启动民间投资的关键所在。目前,民营企业的融资难度和融资成本比国有企业高得多。因此,必须大力改善民营企业融资的制度环境和市场环境,增强民营企业的投资能力。
西部证券表示,民间投资快速增长关键在于相关政策落实。民间投资目前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和房地产业,外部需求低迷造成了我国制造业的产能严重过剩,房地产业投资持续增长的可能性受到高房价制约的挑战。民间资本在垄断性行业中比重较低,如电力、电信、邮政、金融、烟草、石油、铁路、航空等,都在10%以内。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并不是制度性障碍,而是缺乏相关政策的落实。
[/s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