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天黑前的夏天》 随想
作者:遗落的白纱巾
内容:近来一直想静下心来读读书,没有什么特别的目的,就是想那么做,也许人到中年,生活安稳,想在书中找寻什么吧。可我对现在的书籍是没有什么概念的,一则琳琅满目,无从选择,二则自己确实太过孤陋寡闻,无从下手。
第一次接触《天黑前的夏天》是在一个朋友家的书房,看见整面墙的书橱里摆满了书本,心中就心生羡慕,如果可以,我也想自己拥有一个这样的书房,罗列自己喜爱的各色书本,可瞬间便否认自己的想法,有生之年我大概没有这样的心力来经营这样的一个书房吧,心底便生出一份幽幽的无奈。
无意间看到了这本书名,心间便升起一份想阅读的冲动,看了作者简介,竟然大有来头,英国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多丽丝·莱辛,其里程碑式的作品《天黑前的夏天》,讲述的就是一个看似普普通通、随处可见的中年女子,其心灵从出走到回归的一段历程。
在每个做完家务的夜晚、午后的闲暇、等候的空余,我一页页翻看着书中的文字:
中年的女主人公凯特也曾是众星捧月的知性少女,二十多年的美满婚姻把她打造成“家里的天使”,是丈夫和儿女依赖的核心。然而在这个夏天,家人纷纷计划起自己的行程,她的假期——她的人生——该往何处去?在恍然有所失的惶惑中,她开始了一段不可期的旅程。
[/b]整整几个月一个人的时间。在接受了一份高薪却不那么有趣的工作后,凯特飞往土耳其任职,短暂的工作结束后遭遇了小他十几岁,热情而又焦虑脆弱的西班牙情人,在一场重病后又遇到了合租的年轻女孩莫琳,每一个人和每一种境遇带给她不断的自我省悟。这个夏天像一面镜子,在凯特人生的转弯处让她照见了自己:生活不在别处,在你坚固的自我核心里,幸福也许就是自信而顺理成章地生活。说实话,最初的阅读令人有些烦躁,凯特的感觉、想法忽远忽近,让人没耐心走进去倾听。貌似始终未曾放下手中的活计、只是有一搭没一搭地听着,而凯特也始终就在身侧或沉思着或低语着。蓦然,一股哀哀的伤就在心底涌起,继而万分黯然:自己何尝不也是?
虽然讲述的只是一个中年女子在一个夏天里的种种,但华发滋生、人生转弯、夏日将尽而秋凉逼至的不啻凯特,这样的困惑甚或不单单限于女性。作者沉静绵密地审视并记述了中年女性的精神危机,生活细致入微的描摹,心绪百转千回的刻画,小说没有给出答案,但给出了力量、喻示了出路。所以,自信地回家,顺理成章地生活,乃是幸福的归途。
莱辛的女权主义观点很有意思,可以让这样一个普通的故事,讲起来很不寻常。或者不如说,她一步步超越了女权主义,超越了性别的立场,看到的是人性。这是对人性深切的理解,是成熟后的练达,是洞悉世事后的悲悯,是知天命后的乐观。
此刻,耳畔听着老歌,儿子在客厅里玩游戏的声音不时传来,重温着《天黑前的夏天》中弥漫的那份成熟的女人味,欣赏着属于女人的那份沉着绵密,平静纯粹,忧愁而又自制的情怀。 周末的夜晚,一段零乱的文字,一份涂鸦的心情,聊以自慰!
遗落的白纱巾 回复:新手上路,请多指教!
大中华 回复:好文章,可以登报啦
风栖梧 回复:周老师好文章,可惜文学板块撤了。期待你继续。
夜♂漫长 回复:嗯 呵呵 好精彩的一片文章 以后都可以发在这 有几率“中奖”的
萂彦悦瑟 回复:老同学,拜读了大作。文笔依然如此流畅。
夜♂漫长 回复:[quote][size=2][color=#999999]萂彦悦瑟 发表于 2012-2-29 22:08[/color] [url=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805276&ptid=125335][img]static/image/common/back.gif[/img][/url][/size]
老同学,拜读了大作。文笔依然如此流畅。[/quote]
是啊 也希望您能来 发布下你的宏伟大作啊
何去何从_____双 回复:呵呵{:4_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