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这座“山”,得知到处都有传奇和故事
作者:秦时明月
内容:[b][size=6]读懂这座“山”,得知到处都有传奇和故事[/size][/b]
由一段凄美的传说派生出来的马鞍山的“山,”注定了是一座不平凡的山。在人们的心里,这山,显得幽远、空偬;这山,显得清丽、素净;这山,显得浑厚、博大。于是,这“山”被人描摹出种种起伏、种种巍峨、种种妖娆。这是从心底荡漾出来的一种明媚和灿烂:爱并温暖着。
著名园林专家陈从周先生在详细考察、论证了马鞍山之后,把马鞍山的山川走势和地理构造,概括为“九山环一湖,翠螺出大江。”这10个字,非常形象、简练、生动地将马鞍山的山势和脉络,精确地表达了出来。抑扬顿挫间,有种呼之欲出、力透纸背的铿锵和豪迈。从此,马鞍山的山,定格成一种永恒和深刻,化作一种活泼和靓丽,让人心生爱慕,深情相望。
九山,指的是:马鞍山、雨山、佳山、翠螺山、九华山、西山、望夫山、霍里山、慈母山。九座山,像九颗璀璨的珍珠,镶嵌在这片土地上,熠熠生辉。它们连绵起伏,相互依偎,相互牵挂,相互凝望。这山,从此有了生命、有了荡漾、有了温暖。
在风光秀丽的采石矶风景区,一位外地游客在饱览了马鞍山的秀丽风光之后,在留言簿上写下了这样的一段文字,他说,我到过全国许多地方,攀登过许多山峰,特别是一些著名的大山,更让我有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激动和澎湃。当我游览了马鞍山之后,我不禁有这样的感觉:马鞍山的山虽然没有黄山的妖娆和缥缈;没有泰山的巍峨和挺拔;没有庐山的险峻和佾楚;没有昆仑山的博大和浑厚,但是,马鞍山的山有它独特的灵秀、独特的妩媚、独特的内敛。它集天下大山之精华、汇天下大山之灵秀,形成了“这一个”独有的魅力和深邃,它使我对它一见倾心,深深地陶醉在它的灵秀、妩媚、内敛之中了。
看了这位游客的留言,不觉莞尔。其实,这位游客只是说出了马鞍山的一种外在的表象,一种抽象的比对,一种情感的倾诉。如果他有机会更深入地融会到这座山的怀抱里面,倾听它的心跳、感受它的激情、领略它的澎湃,努力地去探寻这座山深刻的文化内含和文化底蕴,一定会有更加深刻的感慨和激情。
读懂这座“山,”不是走马观花一蹴而就式的敷衍。它需要用毕业的努力和深情,寻着它的血脉和根基,一路走过来。让那些点点滴滴,片片断断的瞬间,不断地拾掇起来:重温、亲抚、凝望,才能有所悟、有所思、有所禅。
马鞍山这块土地,既有它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又是一座年轻的城市。它是古老与现代、纯朴与灵气、深邃与清丽的完美结合。
烟墩山遗址的考古发现,表明早在5300多年前,这里就有了人类的繁衍生息、有了人类的刀耕火种、有了人类祭祀神坛。这里,堪称是一部人类起源的历史全书。因而有了它的深刻和渊博。这山里山外、山上山下、山前山后,都有它的传奇和故事。数不尽,道不完。总会让人浮想联翩,流连忘返。
位于市区西南约5公里之处长江东岸的采石矶,因集雄、奇、险、秀于一体,而被称之为“长江三矶之首,”素有“千古一秀”之誉。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文化底蕴,使其成为闻名遐迩的江南名胜。采石矶内的太白楼、三台阁、三元洞、林散之艺术馆、广济寺等景点,已成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区。
马鞍山的地下矿产丰富:已探明的铁矿占安徽全省铁矿总储量75%,能满足工业开采约10亿吨以上,是我国七大铁矿区之一;流铁矿总储量约3亿吨,约占全省总储量的55%;已探明储量的主要铁、硫、磷、矾、钛、锰、锗、绿松石等20余种,其中铁、硫、磷在华东地区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蕴藏可供开采的金、铜等有色金属矿及高岭土、云母等一些非金属矿。
在当涂大青山上,唐代大诗人李白的墓园就背倚在这里。大青山高372米,对径达20公里。山上鸟道迂回,林木葱茏,曲径通幽,寺庙众多,自然景观令人叹为观止。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近60年的建设和发展,昔日名不见经传的马鞍山,已发展成为了魅力四射的著名中等城市。先后荣获了“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联合国迪拜保护国际改善居住环境良好范例奖”、“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全国文明城市”等称号。
这荣获的一个个国家、国际的奖项和荣誉,已成为每一个马鞍山市民的光荣和骄傲。它曾记载着我们为之每一项目标所付出的艰辛和努力。迢迢征途上,留下的是坚实而温暖的脚印。它曾付出了我们每一个市民的辛劳,洒下了我们每一个市民的汗水。这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创建和谐城市所绽放的娇艳和馨香。这娇艳和馨香,丝丝缕缕,散发到马鞍山的每一个厂矿、每一个社区、每一个乡村、每一个家庭。沁人心脾,温暖如春。从每一个人心里荡漾出来的是一种幸福和快乐,这幸福和快乐,汇聚成一股股火红的激情和热流,投入到我们的城市建设和发展中。
正是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和开拓,马鞍山已成为扬子江畔一颗璀璨的明珠,绽放出别样的绚丽和色彩。熠熠生辉,魅力四射。
易网人 回复:马鞍山这块土地,既有它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又是一座年轻的城市。: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