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停车位越来越难找

作者:星轨
内容:常有市民抱怨,马鞍山的路是年年修也难解交通拥堵,有车族下班回家想在家门口找个停车泊位也是越来越难。而由此带来的小区通道、绿地频遭私家车乱停乱占现象,以及物业以乱停乱占为由乱收停车费现象,成了引发市民不断投诉的热点话题. 车子到处停 物业也无奈 “早上上班时看到门口的花坛还是好好的,可晚上下班回家时花坛竟被拆了,上面还填了些渣土。公共绿地怎么就一下变成了停车场呢?”对小轿车占据小区通道本来就有意见的曹先生,看见花坛成了停车场更是气不打一处来,他到有关部门投诉,希望查处此事。 小区物业负责人也念起了苦经:“凡是老旧小区大多数没有规划私家车的泊位,现在买车的业主越来越多,到哪儿停车不仅是有车族的头痛事,也是物业公司的头痛事。若处理不好,有车、没车的人都有意见,怎么做都难讨两头好。” 记者采访时了解到,私家车“回家”无泊位,并非少数小区特有现象。大北庄11栋附近几栋居民楼的通道上,两三年前只有一两部轿车过夜。而现在无论白天黑夜,200多米长的通道一侧已被私家车停满。更有甚者,桃源菜场东门口每天早上凡是能停车的位子,也全被大小汽车占据。 私家车多了 停车位少了 那么,由车多引发的诸多热点话题,其形成的深层次原因究竟在哪里呢?日前,接受记者采访的业内资深专家吴浩夫称,只因马鞍山汽车市场已步入了较快发展期,而与之相配套的私家车泊位服务却难以跟进。“与七八年前相比,现在跑在马路上的四个轮子汽车比两个轮子的自行车多起来了。”这话听起来似乎有点过,但确是阔别家乡多年的邢先生回到马鞍山时的第一感觉。 两年前,汽车月销售量达到300多辆时,还是马鞍山汽车城引以为豪的业绩。而今年,尽管受国际金融危机大环境影响,各品牌新车的月销售量却跨上了500辆的新台阶。汽车市场逆势飘红的发展局面表明,市民强大的购买力,不仅被大品牌超市纷纷落户现象所证实,也被高端消费品的汽车市场所证实。汽车消费在国家鼓励政策的刺激和市民经济能力许可条件下的释放,奠定了汽车市场步入较快发展期的基础。 权威部门统计资料显示,截至2008年底,该市民用车辆已有45098辆。其中,私家车22800辆、出租车近3000辆。每百户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拥有私家车达10辆。   
左后卫 回复:没事,估计等到咋有钱买车的时候这问题早就解决了
繁花碎落 回复:有钱人多了,私家车也当然越来越多,突然想到一幅漫画,讲的是马路上全是车,水泄不通.而一个人骑自行车在人行道上畅行无阻.也许这一天真的会到来
走走看看 回复:车越来越多了
风之使者 回复:改建地下车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