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后一直没人来核查
作者:暗羽
内容:长春市目前建成基隆小区、团山小区和远达小区三处经济适用房,还有新隆家园政府保障住房。近日,记者以租客身份展开调查,发现违反使用政策出租、出售的现象不少。
报道刊发后,引起市政府领导关注,相关部门着手调查。
昨天下午,长春市住房保障和房地产管理局507房间内仍旧挤满了人,申请购买“经适房”的市民络绎不绝。有人说:“租房被曝光后,审查开始严了。”
领导关注
崔杰第一天就过问此事
违规租售“经适房”一事引起长春市市长崔杰的高度关注,在报道刊发的第一天,他便过问了此事。
长春市副市长王学战作了批示,要求查明此事,并责成主管部门长春市住房保障和房地产管理局调查,并要反馈结果。
昨天,在长春市住房保障和房地产管理局住房保障处210房间办公桌上,放着市长公开电话办公室就本报报道要求对经适房出租情况进行调查的通知单,要求在三日内将结果上报该办公室。
调查进展
主管部门还是无人回应
9月15日13时30分,记者来到长春市住房保障和房地产管理局,主管领导不在,工作人员均称不了解此事。昨天下午,记者再次来到这里,住房保障处领导仍旧不在。办公桌上仍旧摆放着报道“经适房”的复印件,记者说明想要了解一下此事的查处情况后,工作人员说:“不太清楚,查处得问领导。”
办公室李主任说,省里有调查组来检查工作,住房保障处领导上午听报告,下午陪同检查,没有时间。
居民称一直没人来过
虽然三家小区部分业主违规出租“经适房”的事件被曝光,但是小区业主们没有看到相关部门的查处行动。
昨天下午,记者再次来到远达小区、基隆小区和新隆家园,对多户居民进行了解。居民都表示,没有看到有人来调查过。只有远达小区的一位工作人员称,接到过住房保障和房地产管理局的电话,对小区内张贴出租信息拍照取证。
记者联系一位曾被曝光的出租房子的居民,她说:“之前不知道出租是违规的,看到报纸后就把那张纸撕下去了。这两天我在那的时候没人来问过我,我现在知道租房子是错误的了。”
记者调查
“经适房”监管存有漏洞
虽然目前长春市对住房保障制度要求非常严格,但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这里面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漏洞。
名单公示:几方面称没有此项
在住房保障处,一位已经填写过申请表的女士说:“被媒体曝光后,现在手续查得特别严。”“你们的名字被公示过吗?”记者问。她说:“没有,没见公示过,好像不需要公示。”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宽城区团山街道办事处。“申请买房,只要到相关部门取张申请表,再由社区出具收入证明、住房证明,街道负责审核盖章,申请人直接拿着相关资料去办理就行了。”社会事务管理科工作人员说。
“购经适房的人是需要公示,接受社会监督的,团山街道有多少人购买了经适房?”记者问。这位工作人员有些支吾:“也就200多户居民买了,我们这里没有这个名单,住房保障部门掌握情况。”
申请购买的一位市民说:“把需要有的各种证明都开好了,就没问题,没有公示这项。”
这种情况又出现在二道区远达街道办事处,一位工作人员对此解释:“我们没有公示名单,不掌握购房人的情况。”而在远达小区5栋购房的业主也称:“没有公示过。”
对于此事,长春市住房保障和房地产管理局一工作人员说:“肯定公示,是在一定范围内,方式很多,法规上没有要求在这边公示了,还要在媒体上进行。”
居住审核:有“代买”现象
“经适房”要求购买者要自己居住,但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有“代买”现象存在。
新隆家园5栋的业主曾坦言自己有两套房子,这的房子只租不住,“我和丈夫都没工作,买房子用的我嫂子的名,自己名下有房子买不了,不符合标准。”
基隆小区5栋的业主也承认,买房时用的是丈夫姐夫的名字,居住后也一直没人来检查核实。
事后检查:业主称无人来查
长春经适房管理办法规定,经济适用住房主管部门要对已购经济适用住房家庭的居住人员、房屋使用等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发现违规行为及时纠正。
刘女士在远达小区购买一套两室经济适用房,7月份拿到钥匙后,近两个月一直在忙着装修。
“办理入住后,有人对业主的身份进行核查吗?”记者问。她说:“装修期间我一直在房子里,主管部门没有人来问过。”
基隆小区的一位业主已经入住一年多,他说:“从来没人来我家问过,要是有人管,能这么明目张胆地打出租广告吗?”
新隆家园小区的一位业主也表示,租房子的情况挺普遍的,被曝光后大家都不敢再发广告了,以前从来没有背过人,从来没有监管部门的人来核查过。
9月8日《新快报》报道,广州金沙洲新社区一些业主租户与地产中介公司串通,将从政府低价租来的廉租房高价转租,低价买来的经济适用房出租。
事情曝光后,广州市住房保障办不到6个小时就作出了对违规放租经适房的业主依法严处的决定。其中三个家庭退还经适房并注销了房产证,违规廉租房住户被勒令在最短的时间内退出廉租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