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城市的呼吸

作者:秦时明月
内容:来源: 皖江在线-马鞍山日报 宁马高速公路入口   体验者:韦斌、沈勤、杜明菁   体验时间:8月31日14时   体验者从雨山路出发,车子拐向江东大道,两边景观连片,沿途绿化带绵延向前。“马鞍山的路太好了,要是没有红绿灯,我一踩油门就会有120码。”   司机是一位南京人,他是到马鞍山连襟家来玩的,本报记者特地请他带上三位体验者到江宁镇,然后再返回。他爽快地答应了记者的要求。返程后,司机用疾速的高音描述了自己的感受。确实,这些年,市民们强烈地感受到:靓起来的路,已经成了马鞍山对外开放战略的一张“名片”。曾经听一个市民说:“马鞍山老底子很小,串家门的工夫就走到了尽头。现在东环、高速、市区道路,像发酵面包一样胀大,面积增大两三倍!”这是马鞍山在做扩胸运动。   14时20分,车子准时到达收费站,这里是宁马高速两省交会处。体验者站在一处远眺,看到“欢迎光临马鞍山”的标牌,心中顿感舒适。在一边休息的几个和县人对体验者说:“这几十年马鞍山变化太大了。”体验者发现,从这里入城区,四周那些巨型公益广告牌确实带给人很强的视觉冲击,会产生置身长三角中心建设工地的感觉。   宁芜高速公路入口   体验者:李旭、杜明菁   体验时间:9月2日10时   两天后,记者随后请来两位体验者从江东大道进入宁芜高速公路,然后一路南行,沿途可见马鞍山城区的侧影,在远处时隐时现。11时10分,体验者从当涂方向返回进入城区。这时,强烈的阳光洒在路面上,很耀眼。   在进入市区后休息时,他们告诉记者,他们体验到了“定义未来城市新概念”的自信。他们是这么描述自己体验感受的:   我们的车子回到雨山路,顿时有豁然开朗的感觉。这是今年刚通车不久的市区大道,路面宽达60米,这也是马鞍山城区目前最宽敞的道路之一,充分见证了马鞍山人“出手”的大气,马鞍山人民正以博大的胸怀迎接着八方来客。雨山路、江东大道沿途景色、休闲公园美不胜收,中央隔离带里种植着各类景观植物,堪称进入喧嚣城市前的最后一支田园牧歌。   15公里的距离转瞬即过,城市的感觉逐渐涌来。正在整修中的湖南路、佳山路、花雨路、雨山湖公园南门,即将张开臂膀欢迎大家。走过湖南路和雨山湖段,展现在我们眼前的,仿佛这里即将是市区最大的生态园林,它犹如这座城市的“肺”,为市民源源不断地供应氧气。绿色成为这片区域的主要颜色。据有关人员介绍,这里将建成集人文、景观、休闲、居住为一体的城市生态景观带,成为一条跳跃着江南园林韵味的生态区。   花雨路、湖西路、太白大道   体验者:韦斌、李旭   体验时间:9月3日17时   体验了入城高速,第二天体验者兴致较高,还想体验一次市区道路。于是,记者就请他们进入了几条比较繁华、档次较高,也是最具活力的商业与住宅区域的市区道路。   车子分别在太白大道、湖西路上行驶,道路纵横,车水马龙,新楼林立,繁华似锦。一路行去,道路两边在逐渐“长高”,从低矮的楼房,到气势恢宏的16层、20层高楼,这里似乎集聚了所有的现代元素。   这里就像马鞍山高档小区的集中展示舞台,海外海、某某嘉园、某某碧景……这些沉浸在落日余晖里的房子像被涂上了一层黄油,色彩斑斓,透露出这座城市的休闲气息。这一带,大厦楼宇巍然挺拔,住宅小区风格各异,集聚着人口,更汇聚起公交、通讯、餐饮、服务等门类齐全的第三产业以及公园、幼儿园等,人气旺盛,生机活力四溢,交汇成现代城市的交响曲。   口述:体验者   实录:本报记者
乞丐 回复:道路:城市的呼吸:victory: 城里的人和事每天都在变化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