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启动不改股市长期走势

作者:淡然一笑
内容:[size=14px]   上市定价的最后时刻到来,今日首批创业板10公司集体招股路演。 摩根大通董事总经理李晶今天撰文表示,创业板的上市将不会对主板资金造成较大的分流,根据国外经验来看,也不会改变主板的运行趋势,多位专家对持相同看法。   李晶表示,从证监会已披露的13家创业板发行申请公司来看,产业类别相信将会集中在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新材料、节能环保、现代服务等行业。中国有一个庞大的本土市场、有非常好的中小企业资源、有具有高成长性的一大批中小企业,而且中国人具有很好的创业意识,所以中国推出创业板是有很好的“土壤”和环境的,它能够支持创业板的繁荣,推出创业板最终的核心是为了办成一大批优势企业。   创业板的启动,李晶认为将会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为风险投资公司提供推出机制——深圳中小板市场已聚集了200多家优质的中小企业,不过,这对总数约430万家的中小企业来说,显然不够。同时,由于企业在创业板上市的要求远低于主板上市公司,即上市前连续两年的年净利润达到一千万元。而主板上市公司则要达到连续三年的年净利润为三千万元。创业板推出为中国高成长性的中小企业拓宽了直接融资的渠道。   创业板推出前,由于主板市场门槛高,风险投资公司所投资项目无法公开上市,产权转换难以进行,风险投资缺乏重要的退出渠道,不少机构只能选择持有,不利于资本流动。创业板的推出有利于风险投资企业抛弃以往单纯借壳上市的推出方式,提高风险资本的使用效率。   北京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吕随启也认为,创业板的建立来自于两个初衷,其一是为具有高成长性、高科技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的渠道,解决他们融资难的困境;其二是为风险投资提供了退出的机制。   事实上,创业板最终的成功与否,“与这两个初衷有着密切的联系,关键是看监管层较为重视哪方面的作用。”   创业板时间已定,投资者在国庆节前便可申购新股,按照批量发行的原则,它将对市场带来一定冲击。对此,吕随启表示,短期来看,创业板的集中上市确实会给股指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直接导致资金的分流”,但是创业板的上市不改股市的长期趋势。   值得注意的是,创业板公司的挂牌往往伴随着高市盈率,如果市场证实创业板是具有投资价值的话,“这无疑会对A股的估值体系带来一定的示范效应”,吕随启指出,目前A股市场平均市盈率为20倍之多,“相比创业板的高市盈率,这就说明A股市场是不存在泡沫的”,创业板的市盈率则有望成为估值体系的一个风向标。   李晶认为,创业板公司平均规模小,具有业绩不稳定、经营风险高、退市风险大等特点,投资者面临较大的市场风险。虽然可能会有新股上市首日暴炒现象。实际上,创业板市场规模相对较小,单个融资规模大概是1亿到2亿元,对主板市场的资金分流作用并不大。从长远来看,创业板的启动应该对市场资金流动不会有显著的影响。   截至8月末,在101家已开展经纪业务的会员中,投资者现场签署了《创业板风险揭示书》的客户数量只有228万户,按照中登公司上周公布的A股深圳分公司6591万户的总账户数计算,创业板开户数比例只有3.45%。 [/s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