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办网站卖房子 一老兵和儿子的四野情怀
作者:Moo、
内容:[align=center][img]http://image.xinmin.cn/2009/10/12/20091012085650540263.jpg[/img][/align][align=center]汪艺正在编辑第四野战军第一门户网站稿件。本报记者李英挺摄[/align]
“中国第四野战军第一门户”网站是全国首家专门记录第四野战军军史的网站,它来自民间,创建者是一对父子,一位四野老兵和他的儿子。
父亲汪胜举,原第四野战军第41军122师司令部侦察排排长,参加了平津战役、广东战役、解放万山群岛战役,先后荣立大功三次。2008年病逝,享年79岁。
儿子汪艺,现年46岁,从事摄影,自由撰稿人。
手抄笔记30多本
“从小就经常听父亲讲四野光荣史,耳闻目染,喜欢战史。”汪艺,正像其名字,书气之中不匮刚毅。8月21日,在北京出差的汪艺接受了海南日报报业集团记者的专访。
“每天都在图书馆度过,一瓶矿泉水,加两个面包,往返于广州图书馆和广东中山图书馆,不知道累。”对战史颇有兴趣的汪艺在15年前就开始研究军史。尤其是对父亲所在的第四野战军情有独钟,汪艺研究军史到了痴迷的程度,手抄笔记有30多本,收集了近
200万字的资料。
创办四野网站的念头,是在一次与父亲的交流中偶尔萌发出来的。“一天,父亲的一位老战友过世了,年迈的父亲伤心地说,老战友们相继走了,很多人临走都没见上一面,让他抱憾终身。”
汪艺说,父亲的愿望是通过网站交流,纪念众多在战场上牺牲的战友,让年轻人缅怀革命英烈,继承革命传统。父子俩的想法不谋而合,父亲从自己有限的收入中拿出数万元支持“中国第四野战军第一门户”网站的建设。
为办网站卖房子
网站创建后面临的艰辛,让汪艺始料不及:要花钱租办公间,一个编程技术人员的工资就是3000多元,美工的工资是2000元,还有文员的工资再加上一些杂费,每个月要支出万余元。为了支撑网站的运转,汪艺凭借自己早年在电视制作方面的工作经验,创办了一个公司,做些电视广告的宣传,以此收入维系着网站的日常运作。
将主要精力放在四野网站的建设上,多少影响了汪艺的日常收入。无奈之下,汪艺卖掉自己在广州市中心一套60多平方米的房子,卖房款几十万元全部投入到网站建设与维护中。
“没有什么舍不得的,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为此怎么付出都是值的。”谈到为网站所付出的努力,汪艺一脸的平静。
再难也要走下去
打开“中国第四野战军第一门户”网站,映入眼帘的是毛泽东等开国元勋的相片,其中有林彪、罗荣桓、邓华、刘振华等四野战将的史料记载。记者看到,在导航栏里有军史文档、军魂英雄、军事纵横、四野子弟、四野论坛、英雄风采等栏目。
“中国第四野战军第一门户”网站创建于2007年11月,从策划到正常运行仅用了两年不到的时间,网站军史资料受到行内人的赞许。
一位叫蒂凡尼的网友评价:“汪艺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事。”
“能得到众多网络同行和全国各地朋友的认可,我非常开心,再苦再累也值得。父亲于去年过世了,为完成老人家的遗愿,再难,我也要坚持走下去。”汪艺动情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