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偷梁换柱”孙子变成房主
作者:暗羽
内容:老人出资买房,最终房产证却是孙子的名字,几年后老人才知道真相,老人还能要回这房子吗?这房子属于老人赠与孙子的吗?昨天,记者从律师事务所了解到这起特殊的案例。
30万房产落户孙子名下
2002年,张权积攒了半辈子手头存下一笔钱,住了半辈子平房的他和老伴的梦想就是有朝一日能住上楼房。
张权有两个儿子,他与大儿子一起生活。2002年的时候大儿子失业在家,儿媳妇也没有工作,有一个小男孩才五岁。张权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一天,他在街上转悠,遇到一个老朋友说亲戚家的一栋临街二层小楼要出售,售价仅30万。张权眼睛一亮,他马上回家与老伴商量:“咱们买下那栋楼,一楼门市开个饭店,给儿子儿媳经营,二楼咱们一家子住,这样他们的工作生活都有了保障。”
全家人对这个想法都非常赞同,张权拿出了自己全部的积蓄买下了这栋楼。老人把钱交给大儿子让他全权办理买房的事情,但老人并不知道大儿子在办理过户时把房子落在了自己儿子名下。此后,大儿子以办事用等各种借口,也没把房产证拿给老人看,而张权也没有在意。
分家了房子却没了
就这样张权买了楼房,并同大儿子一家一起生活。但过了几年,老人因为与大儿媳妇矛盾越来越多就想搬到二儿子家去住。
张权朝大儿子要钱:“当初这房子是我出钱买的,那时我本来指着你们给我养老送终,现在我搬出去,我也不想全部都要回,你们给我15万元钱,够我们养老就行。”但老人没想到儿子只听儿媳妇的话,儿媳妇一分钱也不给他们,还说:“这房子写的是你孙子名字,是我们夫妻的财产与你无关。”
老人的二儿子非常气愤,今年7月,老人最终无奈地将大儿子告上法庭。
房产证被判无效
老人起诉到法院,要求法院判处自己孙子名下的房产证无效,自己才是真正的房主。
本案争议焦点在于,双方当事人对该房屋的实际所有权归属有争议。张权的大儿子夫妇主张房子是他们自己花钱买的,落在孩子名下。
辽中县法院经审理认为,房屋所有权的真实状况并不能直接根据不动产登记簿及房屋权属证书进行认定,还应结合实际的出资情况等进行综合认定。
本案中,虽涉案房屋登记在张权孙子名下,但1992年登记时该房主年仅5周岁,应无经济能力购买房屋。张权大儿子陈述30万购房款是他们夫妻俩自己积攒和筹借的,但证据不足。但张权有当年卖房人的证明材料,以及亲戚朋友的证明,能够证明当年买房是他出资。
后来,张权大儿子又提出房产是老人赠与他孙子的,所以才落在孙子名下。但其未能提供任何证据证明这套房子是老人赠与的,据此,法院认定该房屋的实际出资人是张权,赠与关系不存在。
最后,法院判定原房产证无效,涉案房屋所有权及相应的土地使用权应属张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