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 游北京(五)——宛平城 卢沟桥等
作者:随遇而安MAS
内容:[font=楷体_GB2312][size=5][color=purple][b]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首批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位于北京西南永定河畔,距天安门15公里。为历史文化风景旅游区。走京石高速公路到卢沟桥出口,另有多条公交汽车可到。 [/b][/color][/size][/font]
[font=楷体_GB2312][size=5][color=purple][b] 卢沟桥渡口,早在战国时期就是燕蓟地区沿太行山脉通向华北平原的交通要道。金朝在北京建立中都后,金世宗大定二十九年(1189)开始建造卢沟桥,金章宗明昌三年(1192)竣工,名为“广利”桥,永定河旧称卢沟河,故元代改名为卢沟桥。卢沟桥全长266.5米,宽9.3米,下分11个券洞。桥身两侧共有石雕护栏望柱281根。柱头上雕有大小石狮共501只,形态各异,栩栩如生。桥上共有4座石碑,其中,桥东的碑亭内立有清代乾隆皇帝御笔所题“卢沟晓月”的汉白玉石碑。“卢沟晓月”碑的东边有康熙八年(1669)所立的重修卢沟桥碑,是现存4座碑中最高大的一座。其碑文是康熙皇帝御笔所题,记载了康熙七年河水泛滥,冲坏桥东部分结构后,进行修缮的情况。文中还充分肯定了卢沟桥的重要地位。桥西端的雁翅北侧也有两座石碑,其中东侧为康熙视察永定河碑,此碑现存有碑亭;西侧石碑为乾隆皇帝重葺卢沟桥碑,原有碑亭今已毁。卢沟桥及其石雕艺术很早就被人们所称赞。700年前,在中国入仕的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其所著《马可-波罗游记》中就曾称卢沟桥为“--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桥”,自此,古桥随书流传到西欧各国。欧洲人习惯地称卢沟桥为“马可?波罗”桥。明清时期,“卢沟晓月”是北京著名的“燕京八景”之一。宛平城是我国华北地区唯一一座保存完整的两开门卫城。1638年至1640年时,由明代御马监太监武俊主持修建。宛平城原名为“拱北城”,清代改为“拱极城”。宛平城分东西两座城门,东为“顺治门”,西为“永昌门”(清代改为“威严门”),城东西长640米,南北宽320米,城池总面积约21万平方米。[/b][/color][/size][/font][p=30, 2, center][font=楷体_GB2312][size=5][color=purple][/color][/size][/font][/p]
[font=楷体_GB2312][size=5][color=purple][b] 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卢沟桥、宛平城悍然发动侵华战争。国民革命军第29军在卢沟桥上英勇抗击日军进攻,涌现出了以赵登禹将军为代表的无数抗日英烈。1961年卢沟桥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b][/color][/size][/font]
[font=楷体_GB2312][size=5][color=purple][b]
1985年至1992年,北京市政府分三期对卢沟桥进行维护和修缮,拆除了加宽的步道和挑梁,清除了桥面的沥青,整修了桥券、桥墩,实施部分防风化、防渗漏保护措施,整修了桥面,恢复了卢沟桥的原貌。现在,宛平城墙上依然保留着侵华日军炮轰的弹洞,其余建筑均已进行了修葺。复建完工的宛平大街已经成为一条古色古香的明清文化步行街。[/b][/color][/size][/font]
[font=楷体_GB2312][size=5][color=purple][b]
卢沟桥、宛平城作为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都有各种纪念活动在此举行。农历八月十五,还举办集赏月、小吃、文娱活动为一体的“卢沟晓月中秋庙会”。[/b][/color][/size][/font][p=30, 2, center][attach]47000[/attach][/p]
随遇而安MAS 回复:[p=30, 2, center][attach]47001[/attach][/p]
随遇而安MAS 回复:[p=30, 2, center][attach]47002[/attach][/p]
随遇而安MAS 回复:[p=30, 2, center][attach]47003[/attach][/p]
随遇而安MAS 回复:[p=30, 2, center][attach]47004[/attach][/p]
随遇而安MAS 回复:[p=30, 2, center][attach]47005[/attach][/p]
随遇而安MAS 回复:[p=30, 2, center][attach]47006[/attach][/p]
随遇而安MAS 回复:[p=30, 2, center][attach]47007[/attach][attach]47007[/attach][/p]
随遇而安MAS 回复:[p=30, 2, center][attach]47008[/attach][/p]
随遇而安MAS 回复:[p=30, 2, center][attach]47009[/attach][/p]
随遇而安MAS 回复:[p=30, 2, center][attach]47010[/attach][/p]
随遇而安MAS 回复:[p=30, 2, center][attach]47011[/attach][/p]
随遇而安MAS 回复:[p=30, 2, center][attach]47012[/attach][/p]
随遇而安MAS 回复:[p=30, 2, center][attach]47013[/attach][/p][p=30, 2, center]“七七事变”时留下的弹孔[/p]
随遇而安MAS 回复:[p=30, 2, center][attach]47014[/attach][/p][p=30, 2, center]抗战纪念“雕塑园”[/p]
随遇而安MAS 回复:[p=30, 2, center][attach]47015[/attach][/p][p=30, 2, center]茶馆消费不菲。单喝茶80.00,听戏喝茶180.00[/p]
随遇而安MAS 回复:[p=30, 2, center][attach]47016[/attach][/p]
随遇而安MAS 回复:[p=30, 2, center][attach]47017[/attach][/p][p=30, 2, center]北京站前广场,这还不是客运高峰时,人就不少。[/p]
洪亮 回复:谢谢楼主分享,好作品,尤其那个门拍的很有韵味
随遇而安MAS 回复:[b][size=5][font=黑体] [color=darkorange]参观卢沟桥留言簿留言:卢沟桥记载了中国人精巧的建桥技艺,也记录了中国人一段屈辱的历史。让我们铭记历史,振兴中华!(中国 安徽 马鞍山市 崔利忠 留言)
[/color][color=darkorange] 顺便提及以下,在参观卢沟桥的过程中,竟遇到了不少日本人,有年老、年少的。而参观的国人却不多。这是否是一件让人深思的问题!奇怪的是,在北京,很多人也不知道去卢沟桥怎么坐车!购买的地图上也很难找到比较详细的介绍。相比日本游客的较多,和国人的冷淡,感觉,在爱国主义教育上,我们国家还有很多具体的事应该做![/color] [/font][/size][/b]
和过去说再见 回复:楼主回到马鞍山了没:lol
Moo、 回复:伟大首都我还没去过啊啊 :'(
还好有LZ的照片解馋~~
fengfengyu 回复:下载 (323.04 KB)2009-10-28 23:55[img]http://www.sinaimg.cn/IT/deco/dzbbs/images/smilies/hema/5.gif[/img][img]http://www.sinaimg.cn/IT/deco/dzbbs/images/smilies/hema/5.gif[/img]........
超级玛丽 回复:我来把老帖吵起来
核子动力蚂蚁 回复:每见卢沟桥,心中隐隐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