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性不育”带来的思考
作者:破碎
内容:这段时间,我发现了一个问题:前来就诊的不育患者进门就问我说“我是免疫性不育”,你有办法治吗?”对这个现象我感到很纳闷,不知道患者怎么就认定了自己是免疫性不育了。
昨日又收到了一个不育症的患者。小伙子29岁已经结婚六年但始终没能要上孩子。据他主诉说去过好几家医院都没能治好,做过精液分析,做了好几次睾丸活检,医生都告诉他说是“免疫性不育”。谈到这些我能感受到他眼里那一丝希望在闪现。怀着对他的病情结论的疑问,我对他说我们需要继续为他做一些检查,当然不会再进行睾丸活检了。因为我知道,一个睾丸功能不好的患者是不能反复做睾丸活检的。
我让他去做了一个精液生化分析,发现了他的精液与其他男性朋友的不同——精液里有很多的白细胞,而且没有发现有精子的迹象。不太死心的我又给他做了一个精液形态学分析,通过将精液放大一千倍的显微镜的协助,发现了问题的所在之处:在众多的白细胞中有大量的无尾精子。这个检查结果让我欣喜,因为该患者并非免疫性不育。而是精子畸形所致。我们都知道,精子分为头部、颈部和尾部,尾部就相当于汽车的马达,是前进的动力,而没有了尾部的精子当然也就没有足够的动力进入到卵子细胞,无法完成精卵结合当然就不可能生育。
再通过深入的了解,我终于知道,该患者长期在高污染环境下作业,导致的精子畸形。通过与曹兴午教授的交流,我们决定通过中药来调理内分泌和睾丸的生精能力。但是由于做过多次的睾丸活检,最后一次还是前几天,我们不排除患者会因此而导致真正的免疫性无精症的发生。
对于这样的现象,我为该患者为了求得一个做父亲的机会而深深感动,受传统“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思想的影响,生育问题在中国历来是一个很重要的事情,所以只要患者有一丝希望,我们都应该竭尽全力去帮他们实现。在此,我想对所有同行说一句话“不要轻易就打破了一个男性朋友做父亲的梦想”。我们多一份细心、多一份责任,或许就能挽救一个家庭,所以在此我希望所有治疗男性不育的医生们、专家们都能以身作则,不要动不动就做睾丸活检,本来就不大的睾丸,一刀一刀的切割下去没病那才是稀奇!所以无论是开医院也好,做医生也罢,即使不能悬壶济世,但是挣钱也该光明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