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酷热背后的权力隐忧
作者:乞丐
内容:[attach]48766[/attach]
今年的国家公务员考试将上演“百万大军争过独木桥”的壮观景象!有关报道称,200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已于10月25日零时截止。据初步统
计,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报考审查通过人数达97万余人,各职位平均竞争比例为73:1,最热门职位的竞争率首次超过4000:1。预计到昨日审核最
后一天,报考总人数将突破百万,大幅超过2008年的80万大关。而历史数据显示,在最近三年,投考公务员的年轻人每年递增20万,跻身行政系统似乎
成了他们的集体理想。
近年来,“国家公务员考试热”持续“高烧”,除了折射出社会其他职业发展空间的不断窄化和人们自主创业激情的降温以外,更令人担忧的是隐含
其中的异化的权力理念。据调查,其实许多报考者选择政府机关就业并不是要一辈子做公务员,他们更看重的是在政府机关工作所蕴含的预期机会。所谓
预期机会,就是可以结交社会关系,积累人脉资源,说白了就是将权力视作日后发展的跳板和敲门砖。
人们不能不怀疑,如此这般被“官本位”意识牵引而来,冲着异化的权力理念而去的报考者,在如愿成为公务员之后,会如何“公务”?还能指望他
们做一个合格的公务员吗?
而冷静分析当前我国公务员职位受到公众热烈追捧的独特现象,不难发现这还会进一步强化中国社会结构中业已存在的“官本位”取向,从而形成一
种恶性循环。
古往今来,“官本位”强调以官为本,唯官独大,官位不但成为决定权力配置和利益分享的唯一标准,甚至也成了衡量一个人事业成就和人生价值的
唯一标准。而在当今社会“官本位”意识的强力导向之下,众多社会成员为了获得当官的资格,先是千军万马争过公务员考试的“独木桥”,接下来又将
千方百计追求仕途上的步步高升。如此一来,官场上各种跑官要官的“潜规则”与买官卖官的腐败伎俩只会层出不穷,从而导致官场腐败愈演愈烈。
要改变如今这种“百万人争当公仆”的局面,根本的出路还是在于破除官本位观念,约束政府及其官员的权力。尤应重视公共权力监督体系的构建,
推进问责制度的深入,加强公务员公仆意识的培养,破除政府机关特权,最终实现行业间的相对平等。
在现代社会,公务员毕竟只是一种职业,虽然它有点“特殊”,但是如果让我们的“国家公务员考试热”一直这样“热”下去,肯定不是什么好事情。也
许只有当整个社会对公务员职位的竞争回归到正常水平的时候,才能说明我国的改革大业真的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