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公里高架上公铁“偎依”——从东环路西移看马鞍山的民主决策之路

作者:欧阳北北
内容:作为纵贯城市南北的交通大动脉以及出入城市的必经之路,东环路这条曾经的“马鞍山第一路”,在种种原因之下,已略显疲态。“明年启动东环路改线改造工程,对东环路局部西移,与宁安城际铁路基本平行并实行高架……”日前,一则东环路改造的消息将此路再次拉入人们的视野。“高架”,是规划中最让人兴奋的字眼。根据规划,城市东部将建设一条长约5公里的高架公路,与同是高架的宁安城际铁路一路“伴行”,而这也将是马鞍山市首条城市高架道路。 “第一路”的尴尬现实 “车子一跳,马鞍山就到。”外地客人这句带有玩笑意味的顺口溜,正是东环路现状的直观写照。 位于马鞍山市东部的东环路北接宁马高速,南连马芜高速,是连接城市南北的交通要道,也是外地车辆进入马鞍山的重要通道。 正是这条代表着城市第一印象的道路,却因为种种原因,坑坑洼洼。“本地驾驶员都尽量避免从东环路走。”司机小孙告诉记者,再加上电瓶车逆行、行人横穿道路等现象时有发生,这条路“走起来总是提心吊胆”。 事实上,东环路也曾风光过。 1995年底,东环路正式建成通车,这在当时也是轰动一时的新闻。“它是一条四车道时速可达100公里的高等级公路,既是马鞍山市第一条高等级汽车专用公路,也是皖东南地区第一条高等级公路。”马鞍山市交通局局长邵许告诉记者,当时,作为马鞍山投资最大、规模最大的城市基础设施和交通建设工程,东环路号称“马鞍山第一路”。 1999年,通过招商引资,香港铿锵有限公司与该市过境公路建设开发有限公司合作,组建成马鞍山环通公路发展有限公司,共同对东环路实施经营。 其后不久,宁马、马芜高速公路相继建成通车。“和这些高速公路相比,东环路就显得略逊一筹。”邵许说,2005年,东环路高速化改造又被列入了全省高速公路网规划,使得东环路高速化改造迫在眉睫。 [attach]49740[/attach]
欧阳北北 回复:“回购”的艰难博弈 面对即将到来的高速化改造,港商在经过考虑后决定不再追加投资。“他们表示愿意退出,出让其拥有的股权。”邵许说,他们一方面要与港商商谈股权收回,另一方面又要与省高速公路总公司磋商将东环路部门资产移交实施高速化改造。 去年5月正式开始的“回购”谈判进展并不顺利。邵许回忆说,为了谈拢回购的价格,他们专门去了3次深圳进行谈判。“从不欢而散,再到逐渐谈拢,谈判的过程可以用艰难两字形容。”邵许说,今年3月份,他们终于与港商签订了《股权转让合同》。 与此同时,另一场谈判也正在紧张地进行。经过谈判,最终确认了省高速公路总公司收购东环路的价格。今年7月,相关的协议正式签订。 和这个协议差不多同时出炉的,则是一份总投资近4亿元的东环路“美丽计划”——东环路高速化改造方案。方案中,近期东环路将按照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进行改造,将原路封闭,在葛羊路、采石河路设互通立交,同是增建跨线桥、地下通道和隔离栅、通讯监控、服务等设施。改建里程为13.666公里。 根据计划,东环路高速化改造将于年内正式动工,2011年竣工。 5公里的新考量 “计划赶不上变化。”邵许回忆说,在今年9月初召开的一次会议上,与会人员正在讨论如何整合马鞍山市高压线廊。“这时,突然有人说,不少高压线廊既要跨过东环路,又要跨过宁安城际铁路,整合起来很麻烦。” 很快,人们便将关注的焦点放在了这两条并不平行的交通动脉上。邵许说,去年年底开工的宁安城际铁路马鞍山段线位在东环路西侧,基本呈并行状态,但由于技术要求不同,宁安城际铁路不可能与东环路完全平行,两者不可避免地在葛羊路至雨山路之间产生一块面积达1.1平方公里的“夹心地”。 “这块夹心地恰巧处在市区和城市东部新区之间,成为了城市东扩南进的一块绊脚石。”邵许说,这块地如果处置不当,既造成城市土地浪费,又增添了城市东西交往的屏障。 “将东环路西移。”会上,一个大胆的假设随即被提出。邵许说,会议结束后,该市立即组织专家进行论证,最终决定将东环路局部(桥山北—慈湖河路南段)西移约4.8公里,与宁安城际铁路基本平行并实行高架。 规划建设高架道路,这在马鞍山市区道路建设中尚属首次。邵许说,“西移的东环路长度约5公里,这就等于在城市东面高架了一条雨山路。” 东环路改线并不是设计图上的简单更改,其背后更多地体现出城市管理者对城市发展的长远考量。 “改线后,将可为城市新增约1000亩左右的建设用地,大大减少‘夹心地’面积;同时,改线后城际铁路、高速公路将‘合二为一’,对城市分割、污染等不利影响将降到最小。”邵许说,改线后的路段全部高架施工,等于消除了一段横亘在市区的屏障,使城市东、中部形成了有机整体,也减少了对城市规划和发展的人为分割。“实施高架也结束了市区没有高架道路的历史,有利于提升城市景观。” 邵许介绍说,改线范围内的城市道路全部与高架的东环高速、城际铁路立体交叉,车辆行人可无障碍通过,极大地提高了城市的人性化程度。“‘夹心地’将纳入城市整体开发,居住在这里的老百姓住房将统筹进行安置。”“这些都可以看作是城市决策层对城市发展理念的转变。”邵许说,从粗放到集约,再到现在的以人为本、科学谋划发展,城市的决策者们把发展目光更多地投向了民生、投向了长远。 清晰的民主“脉络” “东环路改线改造方案的提出,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它清晰地体现出马鞍山的民主‘脉络’。”邵许回忆说,在方案调整之初,马鞍山市委书记郑为文、市长周春雨就分别前往省有关部门商谈方案调整事宜,并最终获得了省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 邵许介绍说,9月中旬,该市规划部门组织专家对东环路高速化改造方案进行了可行性论证,并在论证的基础上,形成了《关于积极争取东环路高速化改造方案有关情况的汇报》。市政府常务会经过讨论,原则同意了这个方案。“10月22日和10月16日,市人大和市政协分别召开主任会议、专题通报会,听取了关于东环路高速化改造方案调整的有关情况报告。市人大、市政协对通报调整东环路高速化改造方案的做法给予了好评,对调整东环路高速化改造方案即部分路段移线改造表示十分赞成。市委常委会最后也同意了这项方案,并对方案作出了具体要求。”“这是一次集思广益的过程。”邵许说,来自各方面的意见最后都将会充实到方案中去。目前,东环路改线改造工程各项前期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之中,改线工程预计在明年二季度正式开工。 虽然东环路的改造尚未正式动工,但是透过这次看似简单的线路方案调整,我们已能感受到不少令人欣喜的变化:这座城市的决策者们关注民生,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在对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做着微调的同时,一种更为先进、科学的发展理念也在不断改进中得以完善、提高。而这些,则会让城市走上一条更加和谐、科学的发展之路。
煎烤老师 回复:城市走上一条和谐发展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