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爱心助学团队走进含山县仙踪镇

作者:大中华
内容:不知不觉加入1+1爱心助学团队已经两年了,从抱着观望的心态潜水于马鞍山1+1助学群(92569660),一直到去年报名加入壹加壹助学协会,成为一名会员,并且在今年1月份召开的会员大会上,被选举为助学部副部长,一路走来,感触颇多,用一句话来形容,就是每一次都是感动,我很庆幸融入了这个爱心大家庭,就像面对媒体访问我说的那样,真正做到了帮助别人,快乐了自己。 阳春三月,三月底的江北,阴冷的天气已经不复存在。30号那天,我们助学部组织了一次走访活动,目的地就是含山县仙踪镇,协会一行9人分乘三部车赶赴百里之外的仙踪中学、河刘中学和河刘小学,对这几所学校报送的27名贫困学生进行走访核实。 早上七点,市区的会员在副会长严经纬的带领下从国税局出发,经过马和汽渡,过了江与和县的会员崇昌虎汇合,很快就抵达了位于含山县城北部的仙踪镇政府,跟等候我们的仙踪镇关工委谢主任碰面了,简单交流之后,我们分三个组,在当地老师的带领下,分头出发对逐个学生家庭进行走访。 路上,谢主任和团委书记向我们介绍,仙踪镇经过县政府整合之后,是含山县北部重镇,环境好,发展前景不错,但是基础条件较差,弱势群体人群较多。 我带的一个走访小组在镇团委书记的带领下,首先来到北夏自然村夏同学家,我们还没进村,夏同学就早早地等候在村口了。来到夏同学家,两间瓦房没有院子,一位老奶奶神情肃穆的坐在门口看着我们,仿佛在猜测我们的来意。夏同学说:这是我奶奶,90岁了,耳聋眼花,已经认不得人了。夏同学的父亲身体残疾,母亲在外地打工,收入微薄。看到夏同学简陋的卧室贴着奖状,我们为夏同学在全年级成绩优秀而感到高兴,夏同学也为我们的到来也感受到温暖. 村间小路高低不平,会员虞文武开的帕萨特轿车底盘低,遇到高埂和石头阻挡,我们不得不向村民借来铁锹把路基铲平。虽然出了点汗,但我们并不觉得累。每到一家,我们都认真倾听,仔细交流,怕给孩子造成心理负担,我们每到一家,尽量把孩子和父母分开来谈,我们面对孩子那渴求帮助的眼神,内心油然而生一种责任感,希望我们的付出能减轻一些他们求学道路上的艰辛。 来到河刘社区许同学家时,已经快中12点了,徐同学的奶奶蜷曲着身体迎了出来,相反徐同学躲在房子里,喊了几声不出来,开始心里还有些埋怨,但听到徐奶奶颤抖着说出实情,我们都很动容。许同学成绩优秀,母亲离异后多年无音讯,父亲在外面打工,一年才回来一回。许同学和奶奶寄住在原镇计生委废弃的两间房子里,我们去时,正巧徐同学家在吃中午饭,只是一碗米糊,没有菜。我们留下今年的600元助学金,嘱托许同学要好好学习,更重要的是要知道孝顺奶奶。 本来我们这次计划走访25名贫困生的,但我们到达仙踪镇之后,镇关工委谢主任恳求我们多资助两名学生,后来实地走访过后,确实是亟待救助的苦命孩子。谢主任也是一名热心公益的老基层了,曾经是巢湖市道德模范,省三八红旗手。在走村串户过程中,我们发现谢主任人缘是特别的好,人熟路也熟,真正和群众打成了一片。 在镇团委书记的引领下,我们的车子在村间小路颠簸了半个小时,来到一个山沟处,大概有三四户人家. 第二户人家就是谢主任竭力推荐的高中生黄同学家,黄同学父亲请我们进屋坐,两间半土半砖瓦房,屋内很简陋,屋内地面还是黄土地面,黄同学四肢都残疾,还有一个哥哥自小智障,母亲外出多年无音讯。家庭贫困程度让人心酸,按照协会章程规定,我们将为他提供每年800元的助学款,直到高中毕业。 傍晚时分,我们基本完成了对26户家庭的走访,个别不在家的同学留给含山的会员第二天补访。这次助学共发放首批助学款12600元。 我常在想,同一片蓝天下,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亟待资助的贫困生?我们的社会保障机制是否存在缺位?同样,为什么还有这么多的好心人,放弃休息时间,爬山涉水来到偏僻的乡村,为他们送来大家伙捐出来的助学金?虽然我们也知道,我们今天的付出也只是杯水车薪,但是我们愿意以我们的行动、我们的方式拉他们一把。 读书改变命运,梦想成就未来。寒门学子的中国梦,就是读好书,以后有出息,养活他们白发苍苍的爷爷奶奶、爹或娘! 你愿意伸出你友爱的双手吗?和我们一起,享受每一次的感动,爱心1+1,有你更精彩! ( 撰稿: 助学部 张俊德) 每一次都是感动 ——马鞍山市壹加壹助学协会含山助学行侧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