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大师---疯子、天才OR艺术家

作者:jtforever
内容:[attach]9512[/attach] >>>约翰·伍重(Jorn Utzon) 伍重出生于1918年出生于丹麦,曾经是名优秀的水手。直到18岁,他还考虑去当名海军的军官。1942年毕业于个高等艺术专科学校。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逃往瑞典,在那里的建筑工作室当小职员。后来去了芬兰,与阿尔瓦·阿尔托(Alva Aalto)一起工作。在紧接着的十年时间里,他游历了很多地方,中国,日本,墨西哥,美国,印度,澳大利亚等。他去的最后这个地方成为影响他生的主要因素。 悉尼歌剧院的传奇开始于1957年,38岁的伍重是位名不见经传的建筑师,只在丹麦有过次实践。他加入了一场匿名的竞赛:一块小土地上的歌剧院。他的方案在来自30多个国家的230位参赛者中被大赛评委选中,当时的媒体称之为“用白瓷片覆盖的三组贝壳形的混凝土拱顶”。这座建筑规模庞大,包括了音乐会大厅、歌剧大厅、剧场、排演厅和众多的展览场地设施。建筑面积8000平米。 悉尼歌剧院直到]973年才建成,历经14年之久,耗资1.2亿美元。它的结构设计有着前所未有的难度,其间经过无数设计师的设计,最后用混凝土先做成球形,再进行修改 削减而成,杰作才得以诞生。 [attach]9513[/attach] >>>安东尼·高迪(Antonio Gaudi Cornet) 安东尼·高迪,西班牙建筑师,塑性建筑流派的代表人物,属于新艺术建筑风格。他1852年6月25日诞生于离巴塞罗那不远的加泰罗尼亚小域雷乌斯。父亲是名锅炉工,母亲在家操持家务。高迪曾就学于巴塞罗那省立建筑学校,毕业后初期作品近似华丽的维多利亚式,后采用历史风格,属哥特复兴的主流。 在高迪的建筑中,绝少运用死板的直线,因为高迪认为自然界没有直线存在,如果有,也是大堆曲线转换而成的。 1877年,高迪为一所大学设计礼堂,这也是他的毕业设计。方案出来后,引起很大争议,但最后还是被通过了。建筑学校的校长感叹地说: “真不知道我把毕业证书发给了一位天才还是一个疯子!”高迪最早接受的主要委托项目是完成巴塞罗那的神圣家族教堂(也称圣家族教堂,1883一目前仍在建设中),这是座极有个性和感染力的建筑物(高迪去世时仅完成个耳堂和四个塔楼之一),他的主要作品还有米拉公寓、巴特罗公寓(又称巴特罗之家)、吉埃尔礼拜堂和古埃尔公寓等。 “[color=darkorchid]只有疯子才会试图去描绘世界上不存在的东西[/color]!” ——安东尼·高迪 [attach]9511[/attach] >>>E·沙里宁(Eero Saarinen) E·沙里宁1910年生于芬兰艺术家家庭,父亲是建筑师,母亲是雕塑家。E·沙里宁是20世纪中叶美国最有创造性的建筑师之。1923年全家移居美国。沙里宁于1929年赴巴黎学习雕刻,一年后返美。 E·沙里宁喜好雕塑,他一生没有形成自己定型的建筑风格,而是在不断创立新的风格,他设计了 系列新奇独特的作品,表现了丰富多彩的建筑语汇。1962年美国建筑师协会追授他金质奖章。 使E·沙里宁名闻世界的是圣路易市杰斐逊国家纪念碑。这座高宽各为190米的外贴不锈钢的抛物线形拱门,造型雄伟,线条流畅,象征该市为美国开发西部的大门。1952年他设计了麻省理工学院礼堂和小礼堂,礼堂采用只有三个支点的1/8球壳作屋顶,教堂为圆形砌建筑。他最令人惊奇的作品是纽约肯尼迪机场的美国环球航空公司候机楼,建筑外形象展翅的大乌,动势很强,屋顶由四块浇钢筋混凝土壳体组合而成,几片壳体只在几个点相连,空隙处布置天窗,楼内的空间富于变化。这是个凭借现代技术把建筑同雕塑结合起来的作品。 “[color=darkorchid]城市是一本打开的书,从中可以看到它的抱负[/color]。” ——E·沙里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