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画家杨慧生的清雅居室

作者:ch19861107
内容:[i=s] 本帖最后由 ch19861107 于 2009-5-26 14:23 编辑 [/i] [align=center][color=magenta][b]室雅何须大 花香不在多[/b][/color][color=magenta][b]——用心品鉴的戏画人生[/b][/color] [attach]9624[/attach][/align] [align=left] [color=blue][b]屋主自传:[/b][/color] [color=black] 杨慧生,画家、评论家。]953年生,安徽安庆人。中国美[/color][color=black]术教育研究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安徽分会会员、安徽省美[/color][color=black]术家协会会员、民革安徽中山画院副秘书长,马鞍山中山书画[/color][color=black]院院长、马鞍山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名誉主席。[/color] [color=black] 1973年开始发表美术作品,擅长油画、水粉。八十年代后[/color][color=black]专攻水墨画戏剧人物,作品风格独特、多出新机。涉猎文艺理[/color][color=black]论,论著有《叩开艺术的神秘殿堂》、《艺术教育和教育的艺[/color][color=black]术》、《认识动的情节、表现宁静的世界》等30余万字。[/color] [color=black] 画作、论文多有发表、参展并获奖,为学者型画家。1989[/color][color=black]年参加“安徽省建国四十周年美术作品展”获得三等奖。1990[/color][color=black]年5月应北京第十一届亚洲运动会组委会文展部邀请举办《杨[/color][color=black]慧生黄梅戏舞台人物画展》,受到亚组委表彰。1993年英国剑[/color][color=black]桥世界名人传记中心授予“92—93世界有特殊贡献名人奖”传[/color][color=black]略收入英国剑桥版((世界名人录》(第16版)。1996年应山东潍[/color][color=black]坊市政协书画室的邀请,在山东潍坊”风筝都画廊举办《杨慧[/color][color=black]生戏画作品展》。1997年参加“全国美术教师作品展”,获优[/color][color=black]秀作品奖”。1998年被中国文联授予“中国书画百杰”称号,[/color][color=black]1999年,参加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民革庆祝建国50周年书画[/color][color=black]大展”。作品收入大型书画集《墨海撷珍》,为中国国民党革[/color][color=black]命委员会中央委员会收藏,同年授予“海峡两岸德艺双馨艺术[/color][color=black]家”称号。2000年应北京奥申委邀请,大型水墨戏画系列作品[/color][color=black]《徽班、徽宅》,参加北京申奥展。2004年应中国电影家协会[/color][color=black]邀请,参加“中国电影百年”美术作品展览,获“艺术创作奖[/color][color=black]”。2007年水墨戏画作品被香港《当代中国美术》系列丛书编[/color][color=black]委会授予“当代中国美术优秀奖”。[/color] [color=black][/color] [color=black] 屋主曾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和安徽省省总工会授予“安徽省自学[/color][color=black]成才者”称号。先后两次被马鞍山市人民政府授予“优秀文艺[/color][color=black]工作者”称号。美术作品多被国内外政要、学术名人、美术机[/color][color=black]构和收藏家收藏。[/color][/align]
ch19861107 回复:[i=s] 本帖最后由 ch19861107 于 2009-5-26 14:47 编辑 [/i] “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典出郑板桥,意思是说房子的雅致并不在于大小,花香的浓烈并不在于它的多少。一幢独具雅致的居室,必定体现着主人个性与胸襟,不论是它的装饰还是它给予客人的感觉。 走进杨老师的家,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一个“境”,一种情境、意境及心境。没有华丽的装饰,繁琐的布局,看到的只是不经意间流露出的宁静与淡泊。 [align=center][attach]9656[/attach][/align] “我觉得家是一个让人感到闲适的地方,闲适才能出思想,这样生活才能体现品质与内涵。家,不管是大还是小,最重要的是要与主人达到共鸣,从而体现主人的品味与需求,不需要盲目追求能力以外的事情。”谈到家的内涵,杨老师给了我们一个很有意境的答案。的确,“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唯有用心,才能找寻最真的本质。 作为中国美术教育研究会会员、马鞍山中山书画院院长、著名画家、评论家的杨慧生老师不论是他的家还是他的画都在彰显不一样的“戏画人生”。 [align=center][attach]9657[/attach][/align] 《徽班·徽宅》水墨系列组画是杨老师于2000年应北京奥申委邀请所画。一笔一画都记录着“现代都市居民的一种记忆,一种梦幻。”为了让画中的事物更具灵性与韵味,杨老师走访了徽州、黟县、周庄、同里、木椟……耗去十年心血,终成佳作。 [align=center][attach]9658[/attach][/align][align=left] 从杨老师的画里,我们体会了淳朴简练的神韵、自由闲适的人生态度、用心绘画的处事风格以及画面背后的磅礴大气。而杨老师的家正如他的画一样,可观、可游、可居、可赏,古朴却高雅,简单却温馨。[/align][align=center] [attach]9660[/attach][/align][align=left] 客厅虽小却充满了浓厚的中国元素,多年来收藏的陶器、瓷器,以及自己的作品,井然有序地排在壁橱之上,历史悠久的唐三彩、颇具韵味的中国画,温润如玉的青花瓷都不动声色地表明了屋主艺术家的身份。茶壶中徐徐飘出的绿茶香无疑暗含了主人闲适轻松的生活态度。[/align] [align=center][attach]9667[/attach][/align][align=left] 客厅一角,青瓷中的干枯莲蓬格外引人注目,沧桑的痕迹,做人的身骨是否昭示着主人丰富的人生阅历以及那清然孤傲的精神气质,房屋的舒适随处可见却并不随意,走到哪儿,迎面而来的就是诗情画意的浸染。[/align] [align=center][attach]9668[/attach][/align][align=left] 自古书房就是文化涵养最浓厚的地方,杨老师的书房更不例外。《西厢记》、《牡丹园》、《苏三起解》等中国优美古典故事都被他戏画的形式挂于墙面之上,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精致的韵味,让人不禁久久驻足,浮想联翩……书桌上,大大小小、短短长长的毛笔,沾满墨迹的砚台和宣纸,更显出主人对戏画的热爱与激情。[/align] [align=center][attach]9669[/attach][/align][align=left] 擅长绘画的人都懂得好东西是靠时间慢慢培育出来的。对待家,杨老师就像对待他的画一样,没有华丽的装饰,繁琐的布局,看到的只是不经意间流露出的宁静与淡泊,只有细细去品,才能直达内心。家里的桩桩件件都是文化积淀的留存,画内画外、屋内屋外渗透出的都是品性雅趣的戏画人生。[/align]
jswxlah 回复::)这不是杨老师吗?
耗子爱打洞 回复:你认识?你老师?
jswxlah 回复::D对,我认识 很熟~
淡然一笑 回复:艺术家果然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