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的向往(二)
作者:nancy
内容:[i=s] 本帖最后由 nacy 于 2009-6-25 10:02 编辑 [/i]
第三天,阴天,老天十分眷顾我们。在去一块叫做“响沙湾”的沙漠之前,我们做的大巴有幸路过了黄河大桥。在我上大学的第一天,班上一位河南的女同学在自我介绍的最后,说了这么一句“欢迎你们去黄河看看,欢迎你们去河南。”打那以后,我对黄河便有了一种莫名的向往。
我的家乡离长江很近,驱车不到1个小时就能赶到。小时候第一次见到长江,就感觉水质挺差,江水黄彤彤的,当时就想长江这个模样应该很像黄河吧。
“响沙湾”附近的黄河大大出乎我的意料,不是河水不黄,而是这里黄河的宽度非常狭窄,目测也就二三百米宽。我不知道其他地方的黄河河道有多宽,就安慰自己其他地方黄河一定是十分宽广的。
“响沙湾”离鄂尔多斯市大概有一个小时的车程,实在是有个很美的名字。响沙湾不响也不大,但是沙子却十分细致,沙质比我去过的任何海滩都要好。绑着防沙的鞋套,在沙漠上行走其实十分耗费体力,不过可以“畅走”,即便跌倒也有温柔的沙子托着你保护你。听说夏日里手在沙子上放上一小会就会起泡,阴天就不存在这种情况啦。
在沙漠上有一种类似装甲车的大车,一堆轱辘看起来十分结实,老板告诉我们可以随车进到十几公里沙漠深处。一听沙漠深处,同伴们二话没说就跳上了车。我们坐着这辆外形酷似绿叶的大车,没想到车速颇快,一路狂奔在层叠的沙漠里竟然有了过山车的感觉,“太过瘾了”,同伴“董事张”和“清风”带头兴奋了起来。虽然司机不让我们在开车的时候站起来,但是我们还是偷偷在后面探起身子纵观一下远处的风景。
过山车的时间还是很短,意犹未尽就不得不下车了。大家开始摆出各种pose拍照,本来围在脖子上挡沙的哈达被我们高高地举起迎风飘扬,心情一时也变得轻盈畅快了起来。
虽然之前草原骑马我们一行人都吃了不少亏,但是大家对于骑骆驼的主意都很坚决,来了沙漠不骑骆驼不是等于没来过沙漠么。“响沙湾”景区我们是最早到达的一个团队,所以骆驼园里几十头骆驼我们可以任意挑选。选骆驼我们当然不在行,我的标准就是驼峰要直溜一点,有的骆驼驼峰都瘫软下来,那样的骆驼想来骑上去也不“威武”啊。
园子里的骆驼全都跪在地上,上骆驼十分容易,卡在两个驼峰之间就可以,也没有类似“马镫”的东西,双腿双脚很解放。大家都上了骆驼后,驼队师傅把四五个骆驼依次连接了起来向前走去。后面的骆驼头挨着前面的骆驼屁股一侧,师傅牵着第一头骆驼控制着驼队的方向。
说实话,骑骆驼比骑马舒服多了。敦实的骆驼很是给人一种安全感,驼峰摸上去毛茸茸的特别温暖。骆驼大锅们不时豪爽排便,逗得大家开怀大笑。在沙漠高处,一帮人在辛勤地雕琢着沙雕。弥勒佛、城堡啊,真想下去近距离接触一下,可惜驼队师傅不让中途下骆驼,只好罢了。沙雕中有一个解放军抗震救灾主题的,在纯粹的风景里看到这样宣传意味浓重的东西,感觉不太好~
驼队回程的路上,旅行团过来的越来的越多,一个个驼队在无边的沙漠中交叉而行,骑在骆驼上的人们跟着骆驼行进的步伐有规律地摇摆着上身,此刻你很难不去爱这片沙漠。
在不断的商业开发之下,沙漠中“节目”众多。骑完骆驼,还有一项活动“滑沙”,其实就是从较陡的沙漠上端滑下来。一个两端翘起的船型小木板,就是我们的“坐骑”,看着前面的大哥沿着五六十米的沙坡一路呼啸而下,有点小小畏高的我也赶鸭子上架。这个长长的滑梯下来速度极快,本人一路大叫,看拍下来的照片龇牙咧嘴,实在狼狈得很。
我们这一票人在沙漠里玩了半天,心彻底野了,滑沙下来又发现了退役的军用水陆两用车。司机承诺我们在水中可以自己开,最后还能从沙漠高坡上俯冲下来,这番刺激的描述撩动着众人纷纷掏钱上车。胆小的纷纷在第三排后座窝着,我不会开车干脆占据第二排的有利地形。
“唐总”虽然是个女将但是首先却首先跳上了驾驶座,将我们带到了河边,司机换手小心缓慢地将车开下了车,我们不甘示弱,“清风”再次抢占了驾驶座。本以为进了湖里车里面多少会进点水,没想到这个军用车很厉害,稳稳地开着一点也不渗水。
nancy 回复:[attach]12259[/attach]
[attach]12260[/attach]
nancy 回复:[attach]12261[/attach]
nancy 回复:[i=s] 本帖最后由 nacy 于 2009-6-11 17:06 编辑 [/i]
[attach]12262[/attach]
嘿嘿~~咱们这一帮子~~
[attach]12263[/attach]
黄蜂 回复:好远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