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燕坊村古居民的古朴美丽

作者:晴阳
内容:知道燕坊村古民居十分偶然。今年10月,随家人回父亲的老家江西吉水县,有人向我们提出这个地方值得一看,因为我们日程安排很紧,再加上我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也去过二十多处民居,就有点可去可不去,下次再说的想法。正事忙完,有半天的空闲时间,虽然天下着小雨,我们说:反正没事,去看看呗。这一去看了,给我们留下了极深的印象:没想到吉水有这么一个具原生态的古老而美丽的地方。 [align=center][img]http://www.itravelqq.com/uploadfile/2009/0625/20090625114713517.jpg[/img] 民居高耸的马头墙[/align] 出了吉水县城,过赣江大桥向西行5公里,就到了燕坊村,据说 南宋年间,一个叫鄢益然的人从江西樟树逆赣江水而上,到这个山村开基立业,繁衍生息。村庄建成至今已经有800多年的时间,村落中有鄢、饶、王、刘、肖、郭、江、邓八姓杂居,其中以鄢姓最多,所以又称作鄢家坊。下面说说燕坊村与我去过的民居所不同之处,也是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地方: [align=left][b]印象一:原汁原味初为人识[/b][/align] 燕坊村早年多是在一些驴友和自助游的观光客中口口相传:美丽的田园风光,淳朴的民风民俗,村里的古老建筑,赣商的经商、道德人生等等,甚至于村里的糕饼店、书院、茶坊都给他们带来新鲜的感受和不尽的回忆。比起安徽西递、宏村和同为江西婺源的大红大紫,人流如织,燕坊村却默默无语,低调地待在赣江边,将属于她独特的故事静静地洒向流逝的江水。 2007年,古村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的称号,燕坊村开始慢慢走入喜爱古村落人的视角。这个时间走进原汁原味的燕坊村,没有商业的过度包装及人为的热闹喧嚣,只有你自己从容镇定近距离贴近燕坊村,慢慢地呼吸,慢慢地观察,慢慢地享受。 [align=center][img]http://www.itravelqq.com/uploadfile/2009/0625/20090625114732997.jpg[/img] 墙上的攀援植物[/align] [b] 印象二:村内村外被绿色包围[/b] 一进燕坊村,满视野都是绿色,樟树林从村头延伸至村尾,近千棵樟树郁郁葱葱,枝叶相连,根脉携手,形成大片壮观秀丽的自然景色。走在村中的路上,时不时见到一古树随意地立在路边,和旁边的古建筑相偎相依,互为映衬;各种果树分布在村庄各处,有李子树、凉茶树等,可惜我只认识柿子树与桃树,我们来得季节不对,果树上除了部分柚子树上还挂着未采摘的柚子外,未能一睹“果实累累”的盛况,而那未采摘的柚子据当地人告之是不好吃的。绿色攀援植物肆无忌惮,大大咧咧地布满了房前屋后及菜地旁的篱笆上;村中水塘密布,湖边绿草丛丛,高低错落,伴着小雨,在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清新潮湿的香气;村内街道高低起伏,蜿蜒曲折,房屋鳞次栉比,错落有致。整个村落均掩隐在翠绿的树木中,形成"林在村中,村在林中"的自然美景,好一派恬静的田园风光,世外桃源。 [align=center][img]http://www.itravelqq.com/uploadfile/2009/0625/20090625114755702.jpg[/img] 街道高低起伏,蜿蜒曲折,房屋鳞次栉比,错落有致[/align] [b] 印象三:庐陵民居特色的古老建筑[/b] 燕坊村的古建筑与许多古民居一样有宗祠、学堂、牌坊、民宅、古井等建筑,有文字介绍其建筑特色是典型的庐陵民居建筑特色(庐陵是吉安的古称,吉水是吉安市下面的一个县)。室内雕刻精美,室外有气势雄美的坊牌、镂刻秀美的门楣、盈联。另外燕坊村的古建筑前还设有照壁,在孤陋寡闻,少见世面的我还没见过。一开始我以为照壁是冬天挡风用,夏天遮挡太阳的,实际它的功能是用来避邪聚财气。在村中王氏宗祠前的大照壁(名副其实的大),竟长达22米,高9米,被称为“江南第一照壁”。在照壁前的池塘两边各有一株须一人合抱的大樟树,名“夫妻樟”(没有考证樟树是否像银杏树样也分公、母?)。 燕坊村大部分古居内并没有天井,而是把天井推到外面,成为天井院形式。这种民居既不属于北方合院式风格,也不是江南天井式类型,而是在屋顶上设有“天眼”,这样既可以解决天井式民居潮湿的问题,也能保证采光和通风,这种建筑属于庐陵民居特点,存在于江西吉安一些地区,在全国都十分罕见。 [align=center][img]http://www.itravelqq.com/uploadfile/2009/0625/20090625115211654.jpg[/img] 江南第一照壁,两边两棵樟树为“夫妻樟” [/align] [b] 印象四:用捐官来提高身份[/b] 行走在燕坊村,官宦之家的府第接连出现,诸如“司马第”“大夫第”“资政第”。不要以为这家真有人在朝中做官,真实原因是:在明清两朝,科举盛行,江西人历来尊师重教,崇尚学习,每年中举者络绎不绝,朝中官宦江西人居多,在明代朝廷上更有“朝仕半江西,翰林多吉水”的说法,做官这档事,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燕坊村人花钱捐官提高身份的心思。因为清代有捐官制度,燕坊村人经商致富后,花重金捐得爵位,来彰显身份和光宗耀祖。 [align=center][img]http://www.itravelqq.com/uploadfile/2009/0625/20090625115223829.jpg[/img] 带点异国风味的牌坊“建阳世家”,建于明朝[/align] [b] 到燕坊村的交通:[/b] 1、火车:到吉安下,15公里到吉水,过赣江大桥向西行5公里,就是燕坊村 自驾车:1、赣粤高速,吉水出口,到吉水县城转。 2、沪瑞高速(在樟吉枢纽转)赣粤高速,吉水出口,到吉水县城转。 3、105国道,到吉水县城转 4、319国道(在泰和县转) 105国道,到吉水县城转。
迅雷 回复:真的好古朴哦!
淡然一笑 回复:有点味道!
明媚角落 回复:古镇,喜欢
liuwei555 回复:热爱大自然
浮华过后, 回复:oooO ↘┏━┓ ↙ Oooo ( 踩)→┃你┃ ←(死 ) \ ( →┃√┃ ← ) /   \_)↗┗━┛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