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遍保定驴肉店(转)

作者:kyc0217
内容:[size=3][color=seagreen] 驴肉火烧,素有“天上的龙肉,地下的驴肉”,据历史记载,驴肉火烧起源于明惠帝建文元年(1399)。当年燕王朱棣镇守北平(今北京),起兵谋反,在保定府的徐水县漕河吃了一场败仗。燕王朱棣的队伍被明军打得落花流水,给养又接济不上,朱棣就下令征集当地老百姓家的面粉,让老百姓给烙火烧;还下令杀战马当菜吃。殊不知这种马肉夹在火烧里还很好吃,从此这一带就开始用火烧夹马肉吃。 后来朱棣当了永乐皇帝,于永乐十九年(1421)迁都北京后,为了巩固中央集权,多次征讨北方蒙古贵族势力,需要战马,于是朱棣降旨严禁杀马吃,保定府一带的老百姓吃不成马肉火烧了。后来不知谁发现驴肉比马肉纹理细腻,用火烧夹着吃比马肉更好吃,于是驴肉火烧就应运而生了。到清代慈禧身边的太监李莲英,把自己家乡河间县的驴肉火烧推荐给慈禧,慈禧大悦,驴肉火烧名声大振。 [/color][/size] [size=3][color=seagreen] 在河北平原地区的驴有两个品种,这就是渤海驴和太行驴。它们的外形没有什么大的区别,但就肉质来看,保定一带的太行驴,要比河间一带的渤海驴味道鲜美一些。这样聪明的商人就来到保定开设驴肉火烧店,开始用保定的太行驴的驴肉制作火烧卖。由此驴肉火烧在保定一炮打响,成为人们大开朵颐的美食。 [/color][/size] [size=3][color=seagreen] 在保定这个城市,驴肉火烧是随处可见,大街小巷,可以这么说,只要有吃饭的地方,必定有驴肉火烧。驴肉火烧是很多古城人的早餐,切碎的驴肉填进开口的火烧(即烧饼)里,皮酥肉嫩,3元一个(以前2元),物美价廉。保定的驴肉火烧闻名全国,在这个城市里已经有三家做起了连锁,老驴头、好滋味、金饼。这几家的驴肉火烧都很好,冯巩来保定派《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时曾到老驴头一顿饱餐,吃后大为赞赏。 [/color][/size] [size=3][color=seagreen] 但个人觉得最好吃的要数天威西路的快到尽头的那一家,就在天威变压器厂的生活区那里,老三驴肉铺,虽然规模小,但是也开了一家分店,我觉得那里的火烧是最有原始味道的,听说那里的驴肉是直接从驴肉之乡徐水运到保定的。去店里吃驴肉火烧的时候,总会要上一碗牛肉拉面,配上板肠肉,切碎的驴肉放在开了口的火烧里,浇上少许驴肉汤,咬上一口,外焦里嫩直流油,香味扑鼻,让人吃了还想吃,因此成就了很多回头客。 [/color][/size] [size=3][color=seagreen] 很多外地人到了保定以后,总会在离开古城的时候,带驴肉火烧回乡作为纪念品,因此驴肉火烧也成了古城的一道靓丽风景线。[/color][/size] [size=3][color=seagreen][/color][/size] [size=3][color=seagreen][/color][/size]
木1 回复:我记得是肥东还是肥西也有很好吃的驴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