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市50项民生工程进展顺利
作者:陌仔
内容:[font=Times New Roman][size=4] 我市民生工程由于政策到位、资金到位、措施到位,今年50项民生工程总体呈现出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各项工程进展顺利。[/size][/font]
[font=Times New Roman]
[size=4] 截至6月底,全市50项民生工程累计筹集资金6.69亿元,占年度预算的86.35%;累计拨付资金4.64亿元,占年度预算的57.2%,超序时进度。城乡居民低保等保险补助类项目按序时进度足额发放;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等工程建设类项目按基建程序稳步实施;完善农民工工资支付长效机制等维权类项目成效显著,为全面完成全年任务打下了坚实基础。[/size]
[size=4] 组织实施好今年的民生工程,对于当前“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我市坚持财政收入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方针,不断加大实施民生工程的投入力度。今年我市实施50项民生工程,预计总投入9.9亿元,比去年7.63亿元增长29.6%。我市坚持把更多财力向基层倾斜、向民生倾斜、向困难群体倾斜的原则,认真制定筹资方案,准确统计基础数据,足额测算资金需求,确保资金足额落实。与此同时,我市创新多方筹资机制,采取多种形式鼓励和吸引社会资金投入民生工程,加快建立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稳定多元的筹资机制,确保各项工程顺利实施。50项民生工程市场化筹资1.84亿元,占年度预算的18.59%。[/size]
[size=4] 一直以来,我市民生工程呈现出“起步早、投入大、标准高、范围广、创新多、成效突出”的显著特点。在全省率先建立了覆盖城乡居民一体化的多层次基本医疗保障度,呈现出“制度统一性、参保可选择、就医更便捷”3个显著特点。在全省率先建立起覆盖全体城乡居民的生育保障制度。今年,我市已被确定为全国试行居民生育保险制度7个试点城市之一。在全省率先实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坚持以政府组织引导,个人自愿缴费,乡(镇)、村补助,政府补贴为原则,建立个人账户完全积累式的养老保险制度。在全省率先建立和实施城乡一体、标准统一、程序规范、管理动态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今年7月1日起,将市辖区城乡居民低保标准和当涂县城镇居民低保标准统一上调至月人均300元,当涂县农村居民低保标准上调至月人均160元,实现市区城镇和农村的统一、当涂县城镇和市区的统一。调整后的城乡低保标准位居省内首位,全市近5万城乡低保对象将受益,实现了更高水平的应保尽保。在全省率先制定出台了地方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暂行办法,切实加强建后管理,保证工程持续稳定发挥效益。[/size][/fo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