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价”“房价”真的是“冤家”么?

作者:nancy
内容:[i=s] 本帖最后由 nacy 于 2009-7-3 10:23 编辑 [/i] [size=4]土地和房产的关系从来缠绵。有专业人士说过,中国房地产业,应该叫做中国地房产业。先有地根的繁盛,才有房产的开花结果。至理也。[/size] [size=4][/size] [size=4]地价与房价的关系,从来亲密。地价高了,房价低不得;房价高了,地价涨得有理。所以,土地的管理者和房子的供应者,乐见水涨船高,也是自然。郎妾情意相投合,不是暗中抛一个媚眼,就是很公开的送一下秋波,司空见惯。至于土地的主人们共享了多少土地的红利,买了房子的主人们,多少资产升值多少投机大赚多少苦当房奴,这笔帐一直算着,好像总不肯算清楚。[/size] [size=4][/size] [size=4]但是,高房价毕竟是座山,压在百姓心头、政府肩头,社会之痛传导到经济政治的方方面面,难免有点天下扰攘,不甚安宁。于是质疑地价房价谁是祸源的问题,提到台面之上了。这一来,恩爱郎妾似乎反目成了“冤家”,一边厢低眉怨诉,全是地价推高了开发成本;一边厢纤手横指,都是房价烧热了土地市场!自古是非有公论,不知公论在何方。所以,纷争不已,热闹如戏。[/size] [size=4][/size] [size=4]其实,看过舞台上小生花旦戏码的都知道,但凡男女,口称“冤家”者,三分嗔怨,七分怜爱,十分的私通款曲,都在水袖翻飞之中也。据说当年大师梅兰芳和名票俞振飞作珠联璧合之演出,有一折演到小姐生了嗔怪,口念“冤家~!”,粉指一下子点到小生的额头上,公子作势向后仰身,小姐见了,赶忙在一个琴师和打鼓佬默契有致的板眼之间,耍了一个身段,扶住了似乎跌倒的情郎。此时“冤家~”的吟哦,行腔未绝,台下戏迷则顿时痴绝!片刻,掌声雷动!事后有戏评家说,两位大师登台之前,并未着意排练,完全是台上瞬间的神来之笔,于是乎,成为粉墨春秋的一则经典。[/size] [size=4][/size] [size=4]今有经典乎?不敢说有,也不能说没有。[/size] [size=4][/size] [size=4]前两天,国土资源部副部长鹿心社作正襟危坐状,在国务院新闻办的发布会上公布该部系统的土地调查结果,目前中国地价占到房价的平均比例是23?2%,论定地价在中国是影响房价的重要因素之一,但不是决定因素,有一种拍案喝断的味道。但是台下肃然否?不见得。[/size] [size=4]这些日子,关于地价房价之间关系的争论愈加热烈,愈加混沌,台上的角色早已不是纯情的公子千金了。地产江湖利益纠葛,远非梨园舞台那么弦歌如画。所以,鹿副部长的官方发言,顶多只能说明国土部一不尸位素餐,二是关心民瘼,三来数据说话,再有就是非常恰当的表达了对于高房价的某种不很满意,以及基本撇清了与地方政府在依靠土地敛财方面的立场关联。但对于高房价蔓延以及此后可能滋生的泡沫和危机,有何应对之策,鹿副部长未得授权,当然只能“点不到,也为止”了。从民间眼光看来,倒是很希望鹿副部长既是黑面生角的扮相,起码不要缠夹到卿卿我我男女“冤家”的戏份里面去。所以,六月拍案不惊奇。面对中国房地产的迷局,国土部不经典,也就罢了。[/size] [size=4][/size] [size=4]然而,天下事难遂人意者多。上海闵行那座名震天下的“莲花河畔景园”四脚朝天倒下,兜底亮出成本,地价只在500多元一个平米,卖价却在每平米14000元左右,地价成本只占4%!而北京最新又有地王拍出,多家大佬级开发商竞相举牌,将广渠门外又一地块的价格抬升到40?6亿!这一来,地价成本的估算,恐怕不是伸舌头,就是天晓得了!两者不是向左,就是向右,大大拉扯了国土部的数据评定框架,权威和经典,均遭扭曲。其实,稍知地产江湖痕迹的人都知道,地价贱过倒霉仆地之“莲花河畔景园”的,何胜枚举?其中原罪多少,黑幕多少,谁能说得清楚,谁肯说得清楚?而此后天价拍出的地王,只要楼市高烧依然,又岂非是不绝于来兹?至于泡沫几何?风险几何?即便有理性建言者,又有多少力量在阻隔着视听,左右着舆情?[/size] [size=4][/size] [size=4]所以说,中国房地产的怪乱之象和深层次的祸患,一日不除,留给中国的,何止是国土部发言人的尴尬?[/size] [size=4]又但是,开头忘了说,地根和银根,是中国地产的两大命门。土地和房产固然缠绵,恐怕离不开金融信贷的钟情有意。当下烈火烹油般的热烈,是否有这位佳人的倾情放纵?记住,这也是一位“冤家”!如果一旦令红颜翻脸,那舞台就要重启帷幕了。07年九月之“一剑封喉”,不是记忆犹新么?眼前戏码尚未演完,提个醒先。[/size]
linyue 回复:地价和房价基本上是成正比关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