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急需重铸品质脊梁

作者:liuwei555
内容:[i=s] 本帖最后由 nacy 于 2009-7-7 08:03 编辑 [/i] [font=宋体]13[/font][font=宋体]层高的楼房以专家惊呼为“53年从未见”的姿态连根拔起,素以小笼包之美味而名闻天下的梅陇镇,终于有了更出名的理由。[/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倘若鲁迅先生仍在世,恐怕会对“莲花河畔景苑”的倒掉,有比雷峰塔的倒掉更深刻的感触,毕竟这直接关系着即将收房的众多家庭、众多生命,关系着上海乃至全国房地产行业的公信力,关系着拉动内需中建筑这一不可或缺的关键行业的重新规范,甚至关系到“中国制造”在全球的声名……[/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本报4月13日社评便强调了房地产行业应“警惕滑入退质时代”,在去年的地产熊市中,着实有某些开发商不计后果压缩建安成本,酿制危害社会、毁灭自己的苦果。时隔不过两个月便一语成谶,令人触目惊心的一宗“倒掉”让退质时代露出了冰山一角。[/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更可怕的是,这股冲击波已经扩散到世界范围,有德国人对此如是评价:“有个简单的公式叫做‘中国制造没有质量’。”当其影响已经超越国界,挽回这一次倒楼带来的有形与无形损失,绝不是梅陇镇或闵行区力所能及,更不能只用“退房+惩治腐败官员股东”的简单方式。[/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重新剖析这一个案,其背后本因便昭然若揭。这个实际合同成交均价为每平方米14297元的楼盘,楼板价还不到604元/平方米,如此充足的利润空间,为何仍不能满足开发商逐利之心?原因并不复杂——“上面有人”,有梅陇镇镇长助理做第二大股东,开发商焉能底气不足?建筑商也是开发公司股东之一,“节约成本”时便更得心应手,这使得该项目有了当地政府的庇护,有了上下游产业的勾结。[/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足以令业界警醒的是,按照官方公布的“堆土压力差”的倒塌原因,也印证了一个问题,引发事故的是在业主看不到的部分采用了不恰当的施工手段。但这样的手段,如何能通过施工方、监理方、验收方以及各级管理部门的一道道质量关卡?[/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今年以来,“保八”给了房地产作为支柱行业充足的复兴理由,当海内外资本与民众资产保值的焦点都重聚于此,一栋上身气势恢宏、根基却浅薄乏力的“地产大厦”,如何来支撑比黄金更珍贵的信心?[/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所幸得是,一栋楼的倒下,也推倒了重新规范建筑乃至房地产建设产业链条的第一块骨牌。上海市政府所强调的全方位、全过程、全环节的调查和“四不放过”原则,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要求全国各地区立即开展在建住宅工程质量检查的指令交相呼应,利刃所指,几乎涵盖了所有相关环节。然而,这还仍只是切开相关灰色利益链条的第一步,下半年楼市在重归高价时代能否真正复苏仍存疑惑,保障性住房的大规模入市也面临着全社会的大考,不借此契机重铸品质脊梁,住宅产业的危局重现便难以遏止。[/font]
A\'wen 回复:踩踩踩.....
yqq2009 回复:物业税不能平抑房价
浮华过后, 回复:oooO ↘┏━┓ ↙ Oooo ( 踩)→┃你┃ ←(死 ) \ ( →┃√┃ ← ) /   \_)↗┗━┛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