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新增贷款超七万亿 下半年货币政策重在“适”

作者:淡然一笑
内容:[size=14px]   中国人民银行8日晚间提前公布了6月份的存贷款数据。据央行调查统计司初步报告,6月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较上月新增15304亿元,各项存款较上月新增20022亿元。央行同时宣布,在时隔7个月之后,重新开始发行一年期央行票据。央行发布的6月份新增贷款数据高于市场预期。据了解,这是央行自按月公布数据以来首次提前对外公布当月新增信贷的情况。   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初步报告,6月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较上月新增15304亿元,这是二季度以来月度新增贷款首次超过万亿元。至此,上半年我国新增贷款共7.36万亿元。   央行公告称,在时隔7个月之后,重新开始发行一年期央行票据。将于9日发行第二十四期、第二十五期央票。其中前者为3个月期限,发量为500亿元,后者为1年期,最低发行量为500亿元。   [b]打破常规提前公布存贷数据[/b]   按照惯例,央行会在每个月15日之前公布上个月的金融运行数据,其中包括货币供应情况、存贷款变化情况和货币市场利率情况等内容,通常情况下这些数据都会在10日到15日之间公布。   据业内人士分析,央行此次打破常规提前公布存贷款数据可能基于两种考虑,一是希望以较为正面的贷款数据对冲前几日公开市场操作引发的货币政策调整预期;二是此次央行打破常规,提前将市场最为关心的信贷数据公之于众,目的就在于避免市场的无端猜测,提前给大家吃“定心丸”。   [b]  数据本身同样超出想象[/b]   此前,据多家著名券商、银行的宏观分析师们预计,6月份新增贷款超万亿已经成为大部分机构的共识,但很少有人猜到实际新增数字竟然达到1.5万亿,这令大多业内专家超出想象。   这一数字仅次于今年1月份的1.62万亿和3月份的1.89万亿。截至6月底,今年以来新增贷款已经达到7.37万亿,远远超过年初制定的调控目标。   数据显示,二季度新增贷款出现了逐月增加现象,其中4月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5918亿元,5月增加6645亿元,6月增加15304亿元。加之一季度人民币贷款4.58万亿元的天量增长,今年上半年新增人民币贷款已近7.4万亿元。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1.53万亿元的新增贷款偏离了市场1万亿元的普遍预期,银行新增贷款量可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如果说一季度贷款大幅增加是基础项目投资拉动的结果,那么二季度贷款的大幅增加则更多显示出市场的真实需求———目前经济出现回暖迹象,市场微观主体的活动日益活跃。在市场需求因素的推动下,贷款增速因此也明显加快。”   郭田勇认为,新增贷款较快增长一方面说明了当前“保增长”动力较足,但一方面也给经济带来了一定隐忧。过快的贷款增加会持续推高货币供应量,从而加大通胀预期;此外,历史经验表明,银行贷款过快增长时期往往也是产生不良贷款可能性较高的时期。因此,积极关注贷款结构和投向,保障贷款合理增长将是未来一段时间内的主要任务。   [b]提速有多方面原因[/b]   6月份贷款增长再次提速有多方面的原因,首先是因为资本金比例下调之后释放了商业银行的放贷空间,商业银行的放贷热情再次被调动起来;其次是因为季度末商业银行存在做高数据的冲动,希望以此保证半年度业绩;另外中小银行的积极参与也是信贷快速攀升的重要原因。如果据此前的报道,四大国有商业银行6月份新增贷款在4500亿左右,那么意味着其他中小银行的新增贷款达到万亿。   国泰君安证券的宏观经济分析师王虎认为,6月份信贷大幅增长还有一个原因就是,6月份为2季度最后一月,按照往年银行房贷习惯,为了确保业绩,银行放贷量一般会扩大。   对于这种现象,银河证券的分析师张新发称,从目前的放货结构来看,中小股份制银行贷款份额加大。事实上,在今年一季度,大的投资项目大多被国有银行抢占,中小银行被挤在门外,但随着资本金的下调,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项目被中小银行抢得,因此放贷热情得到提高。   郭田勇也认为,贷款增加的两大关键因素,一是为了更好地抢占市场,中小银行近期放贷积极性不断提高,二是随着近期房地产市场的回暖,房地产新增贷款明显增多,这很可能是6月份1.53万亿元新增贷款中的重要部分。   [b] 下半年货币政策将重在“适”[/b]   分析人士认为,货币信贷的迅猛增长对保增长功不可没,但是也存在诸多风险,对此,未来在保持货币政策总体宽松的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对经济金融形势的前瞻性分析,适时适度进行微调。如果说上半年适度宽松货币政策重在“宽”,那么下半年货币政策将重在“适”。   对于下半年的信贷走势,机构间的态度也比较一致:前高后低,但整体保持宽松是今年信贷的总步调。中国建设银行高级研究员赵庆明表示,当前投入的信贷绝大部分仍未进入实体经济,资金极为充裕;绝大部分金融机构已经完成不断调高的年度新增计划,基于风险的考虑,在下半年的信贷投放上会更加审慎。   交通银行高级金融分析师仇高擎称,尽管由于监管部门加强指引、银行主动调整投放节奏,增幅会有所回落,但受政府投资继续增加、资本金调整、房地产市场回暖的推动,仍将保持较快增长。   而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宋国青则认为,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一大的政策基调不变的情况下,下半年信贷政策可能会适度收紧。而不少银行高管也有着与之相近的预期。   [b] 防控风险是监管层面临的重要问题[/b]   事实上,受益于宽松的货币政策和4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今年人民币新增贷款持续高位上升,而与此同时,对于信贷结构和信贷风险的关注早在年初就已被业内反复提及,监管部门也多次对信贷风险进行了提示。   中国银行全球金融市场部高级分析师方明博士表示,毫无疑问,在信贷大幅增长的情况下,如何防控风险、做好宏观调控将是监管层面临的重要问题;与此同时,银行业金融机构也应更多地在求业绩和控风险之间找好平衡点。方明指出,银行还应坚持前期“有保有压”信贷政策,建立科学的信贷政策评价方法,从严放贷;为避免信贷过于集中在某个行业或者地区。“保障贷款合理增长尤为重要。”方明说。   不过,一位国有银行的高管透露,到目前为止,尚未有监管机构要求银行收缩信贷规模。 [/size]
芜湖人在马鞍山 回复:哇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