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明年住院报销比例或达50%

作者:liuwei555
内容:[i=s] 本帖最后由 liuwei555 于 2009-7-15 07:46 编辑 [/i] [align=center][img]http://img1.gtimg.com/news/pics/19215/19215590.jpg[/img][/align][align=center]图1:卫生部农村卫生管理司副司长接受记者采访[/align]卫生部官员表示:明年后年如果新农合筹资水平达到150元,就力争能够使农民看病,特别是住院部分能够报一半。农民不再为看病发愁,不仅需要提供更多的保障,盖更好的病房,也要引入更优质的医疗资源,缩小城乡之间的医疗差距。在加快推进新农合的同时,我们的公共卫生体制还需要动更大的手术,才能让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享受到公平合理的医疗保障。 [table=270][tr][td][/td][/tr][/table][table=270][tr][td=1,1,268][table=240][tr][td=1,1,148][/td][td=1,1,120][url=http://news.qq.com/a/20090714/000353.htm][color=#0000ff][/color][/url][/td][/tr][/table][table=240][tr][td][tr][td][/td][/tr][tr][td][/td][/tr][/table][table=240][tr][td][/td][/tr][/table][/td][/tr][/table] [color=#0000ff][/color] 最近一段时间,媒体上有一个新词汇叫做“新农合”,对这个词,农村老百姓比城里人更熟悉,因为“新农合”就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简称。今年两会公布了新医改的总体方案,4个月之后,作为新医改重要组成部分的新农合也有了新的进展。卫生部昨天透露,由五部委联合签署的《关于巩固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见》已经下发各地,这是新医改一份重要的配套文件。有评论说,这份文件的出台,标志着新农合再次提速。首先来看记者熊曼琳在卫生部的采访。 [b]聂春雷:明年住院报销比例或达50%[/b] 七月初,五部委联合下发了文件《关于巩固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见》,这份意见稿最引人注目的一点就是2009年,全国新农合筹资水平要达到每人每年100元,从2010年开始,每人每年达到150元,从最初的30元到现在的150元,这是一个巨大的变化,那么这笔资金能不能到位,这笔资金究竟如何使用,我们也走访了卫生部。 聂春雷:“筹资水平,它实际上是决定了你提高报销水平,提高支付水平的一个重要原因”。 聂春雷,卫生部农村卫生管理司副司长,从2003年新农合开始建立,就在卫生部负责这项工作。他告诉我们,2009年,每人每年100元的资金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中央补助40元,地方财政补助40元,农民个人缴费20元。 记者:“这笔钱能到位吗?” 聂春雷:“这个是没有问题的,因为新农合制度从开展到现在以来,各级政府都是非常重视,所以资金的到位还是非常好的,因为你这项制度,如果没有资金的到位, 农民不能及时得到报销,你这个制度就发展不下去”。 记者:“新农合在最初设立的时候,最主要的一个目的就是要解决农民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那么现在有了这100元钱的统筹之后这个问题能解决吗?” 聂春雷:“从目前来看,农民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已经得到了相当程度的缓解,新农合搞了以后,现在农民的就医需求增加得很快。而且从我们统计的住院率来看,过去刚开始搞的时候,住院率是2%点多不到3%,现在已经达到5%点多,接近6%”。 记者:“就是农民现在敢去看病了”。 聂春雷:“对,敢去看病了,所以住院率在增加”。 聂春雷告诉我们,目前住院报销比例已经达到了40%,今后这一比例还将继续增加。 聂春雷:“明年后年我们的筹资水平要是筹到150元的情况下,我们就力争能够使农民看病,特别是住院部分能够报一半”。 [align=center][img]http://img1.gtimg.com/news/pics/19215/19215592.jpg[/img][/align]图2: 患大动脉阻塞一年的周福良老人,他的右脚因病不得不截肢。尽管他只交了3000块钱的押金在卫生院,但他和他的老伴在卫生院已经住院快一个月了。由于现在新农合的报销比例提高了,他起码少花了三四千块钱。 [b]自费部分大幅降低,农村患者实在受惠[/b] 新农合制度于2003年开始试点,2008年已经全面覆盖农村地区,受到农村老百姓的广泛欢迎,大家把加入这项制度简称作“参合”。截至今年一季度,全国共有8.3亿农民成功“参合”。在这一制度下,中央、地方两级政府与农民个人共同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互助共济。由此可见,新农合的“新”在于政府补助、农民参保,分担农民治大病、住院的医疗费用,避免他们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那么,新农合筹资水平现在提高到人均100元,到底意味着什么?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能因此得到多大的改善?我们的记者在河北三河进行了调查。 这里是河北省三河市高楼中心卫生院,从今年开始,三河市的新型合作医疗筹资额度已经由去年的94块钱增加到100块钱。那么增加到100块钱,会对参加新型合作医疗的患者带来什么样的变化呢,我们的调查就从这所医院开始。 在卫生院的住院病房里,记者见到了患大动脉阻塞一年的周福良老人。他的右脚因病不得不截肢。尽管他只交了3000块钱的押金在卫生院,但他和他的老伴在卫生院已经住院快一个月了。周福良老人告诉记者,由于现在新农合的报销比例提高了,他们自费的部分大大降低。 河北省三河市高楼镇村民周福良:“原来自个要花5000多块钱。(现在报的呢)花的少。(一个病下来要少花多少钱)那少花三四千块钱甭说了”。 记者在隔壁的病房里见到了因为胃扭转而动手术的张金国老人。他的侄子王小波一直在帮忙照料老人。他告诉记者,他们只交了5000块钱的押金,但这次手术自己却花不了多少钱。 记者:“像这5000块钱里面,你们自己要花多少钱?” 河北省三河市高楼镇村民王小波:“自己付1000多块钱,能够报3000多块钱。 那么真的如这些住院病人所言,报销比例能够达到60%以上吗?记者来到了药房,从电脑里调出了两个人的医药费用单。张金国老人的住院费用总额是3266.32元,补偿金额2245.89元,自费金额只有1020.43元,补偿比例达到68.7%。而周福良老人的补偿额度更高,住院费用为10285.84元,补偿金额达到了7340元。自费金额只有2945.15元。 记者:“自费比例占了30%?” 工作人员:“是的。” 三河市高楼镇中小卫生院院长林福安给记者拿出了一叠住院病人的结算单,上面都清楚地写明了医疗费用发生额,补偿金额和自付金额。记者粗略算了一下,无论是外科手术,还是像高血压这样的内科病,每个病人的新农合报销比例都在50%以上。林院长告诉记者,报销比例之所以能够提高,是因为目录内药品报销比例显著提高,而根本原因就是新农合的筹资额度涨到了每人100块钱。 林福安:“报销比例高了,原来(目录内药品)报销比例是55%,今年报销比例是75%。农村的参合基金增加了,报销比例就相应增加了”。 不仅是目录内药品报销比例增加,参合农民的医药报销最高金额从原先的3000元涨到了3万元,而一级医院的最低起付费,也就是门槛费从原来的400元降到了150元。三河市卫生局党组副书记王振亚告诉记者,新农合报销比例的变化,是同这几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额的增加密切相关的。 王振亚:“07年我们筹资50块钱的时候,平均补偿比例在20%-25%左右,08年我们筹资94元,补偿比例一下子提高了到40%。今年上半年我们测算比例达到了45%左右”。 王振亚记者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在这每人100元的筹资额里,农民每人交20元,国家财政支付40元,省级财政支付28元,县财政支付12元。由于三河市的财政还比较宽裕,加上由于提高了报销比例,农民参加新农合比例高达96%,因此目前筹资并没有遇到困难。对于明年要把筹资额度提高到150元钱,王振亚觉得所有出资人的比例都会相应扩大。 王振亚:“个人现在,08年09年人均20,2010年要涨到人均30.国家的相应的也要多拿”。 尽管农民缴纳的新农合额度增加了10元钱,但王振亚告诉记者,明年将实行门诊统筹,这样农民筹资的30元钱在门诊的费用也能够得到相应的报销。 王振亚:“现在我们实行的是家庭门诊帐户形式,和大病统筹相结合的方式,对农民的吸引力不大,门诊费用报销比例低。如果门诊实行门诊统筹,补偿比例提高,对老百姓的吸引力会更大。门诊会比他交的钱要高,报的费用要多”。
liuwei555 回复:[align=center][img]http://img1.gtimg.com/news/pics/19215/19215591.jpg[/img][/align]图3:每户农民每年最高的报销金额,不得超过五万元。而患有尿毒症的飞飞每天要吃十几种抗排异、抗病毒、护肝、养胃的药物,平均下来一个月的花费就要在八、九千元。 [b]聂春雷回应新农合难题 [/b] [b]一、新农合难题之“报销封顶”[/b] 画面上的女孩叫郭飞飞,2007年夏天,一场疾病改变了她的人生,也改变了她的家庭。 安徽村民郭俊武:“专家讲这小孩子是尿毒症,我就问他,这个尿毒症严重不严重?他说这个尿毒症已经到晚期了,我当时我就吓晕了。” 医生告诉郭俊武,要挽救女儿的性命只能是找到匹配的肾源,做肾移植手术,万幸的是,通过配对检查,郭俊武自己的肾可以移植给女儿,然而,巨额的手术费却又让他犯了愁。 郭俊武:“我就问医生,做这个手术大概要好多钱?他说大概要十几二十万。” 郭飞飞:“他就讲嘛,反正亲戚借一点,农村合作医疗报一点,能减轻好多负担,他就讲换吧。” 2007年12月,父女俩在合肥进行了肾移植手术,大大小小的花费加起来有18万元。让郭俊武一家略感欣慰的是,2008年,县里新农合的筹资标准由之前的50元提高到了100元,随着筹资规模的扩大,补偿比例也由2007年的33.4%提高到了49.6%。 郭飞飞:“反正就是心情好一点吧,因为负担要轻一点。” 新农合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飞飞一家的经济压力,然而另一方面,现行新农合制度中还有一条关于报销上限的规定,即每户农民每年最高的报销金额,不得超过五万元。而像飞飞得的这种大病,每天要吃十几种抗排异、抗病毒、护肝、养胃的药物,平均下来一个月的花费就要要八、九千元。 记者:“在采访之中我们也看到了就是说报销是有上限的,就像您刚刚提到的是农民纯收入的6倍,那我们看到在2008年的时候,农村的人均纯收入是4000多元,那么这样算下来,最高上限就在2万多块钱,那么对于很多大病,这2万元钱可能并不能解决很根本的问题”。 聂春雷:“新农合制度它是一个普惠的制度,它就是说,能够解决农民的基本问题,因为我们提出的就是说要低水平,广覆盖,保基本,我们也在探索一些特殊的病种有没有一些特殊的办法能够提高一下补偿比,或者提高一下封顶线,一些地方也在探索。但是更重要的它是要通过医疗救助制度来解决,因为这个新农合要和医疗救助制度密切的衔接”。 [b]二、新农合难题之“门诊统筹不完全覆盖”[/b] 由于中国属于农业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受到筹资水平的限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设计之初是本着,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原则来建立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的。因此重点以保住院、保基本为主,对于一些需要长期门诊治疗的慢性病种,则相对较少涉及。 记者:“刚刚您还提到了就是住院费用现在可以报销达到40%左右,那事实上其实更多的农民工需要的是门诊这部分的报销”。 聂春雷:“据我们就是年初的统计,有30%的县、市、区搞了门诊统筹,门诊统筹现在确确实实只是在基层医疗机构,出了县它基本上是不报的,因为小伤小病基本上都能解决。现在有一些专家也委托一些专家,在全国搞门诊统筹的地方 也在进行调查 通过他们的调查研究 想总结各地一些好的做法 将来我们要会出一个指导性的意见”。
qinlijuan 回复:一项好的政策
A\'wen 回复:好哦! O(∩_∩)O哈哈~
天天向上 回复:真的吗?那以后看病便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