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年一遇擦肩而过———市民感受天象奇观,生产生活秩序如常

作者:youyoustar
内容:信息来源:马鞍山日报 [font=Times New Roman][size=3] 7月22日上午,日全食现象如约而至,尽管是阴天,我市众多市民还是感受到了这一天象奇观。整个过程中,我市启动了各项应急预案,人们生产生活秩序如常。 如约而至天不作美 7月22日上午7点刚过,家住红星社区的朱奶奶就在儿子的陪同下来到鹃岛,和200多市民一起在鹃岛期盼着500年一遇的日全食天文奇观。 虽然天公不作美,云层比较厚,太阳在云层中若隐若现,但500年一遇的日全食天文奇观还是让市民们很兴奋,老老小小,男男女女或聊着天、或静静等待观看,最开心的就是孩子们了,叽叽喳喳的像一群小麻雀,追逐着、呼喊着,快乐地迎接着500年一遇的日全食天文奇观。记者在鹃岛现场看到,戴着日全食专用镜的、拿望远镜的、用焊工专用镜的、拿茶叶包装纸的,观看的市民有人用照相机照着相,有人用着摄像机……鹃岛到处站满了人。9点05分,云层变薄了,一位戴着日全食专用镜的先生惊喊着:“我看到了,快看,太阳慢慢变小了,成月亮了。”虽瞬间即逝,人们还是情不自禁地开心地用手指着、欢呼着…… 天渐渐地黑了下来,9点36分,天彻底变黑了,鹃岛路灯全部打开,白天如同晚上。“阴天发生日全食,效果真是很震撼,几分钟之内天彻底变黑,白天就跟黑夜一样,真是一种奇观,现在的科学家们真是太厉害了,连时间都计算精确了。”天慢慢地亮了起来,10点多,观看的市民们还意犹未尽纷纷说道。 上午9点30分左右,另一路记者在我市中心景区———雨山湖南湖花雨广场上,和聚集在这里的众多天文爱好者们一起,亲身体验我国500年一遇的日全食全过程。 这次日全食的天象奇观引起许多天文爱好者的关注。记者看到,在湖畔的座椅上,还有几位外籍在我市工作的友人,他们也和我市市民一起兴趣盎然地手持观测镜,观看日全食景象。 7月22日7点30分,记者赶到市第七中学,只见该校天文兴趣小组的同学们早早就来到了学校,准备进入该校的天文馆观赏日全食。同学们兴趣很高,在一起说说笑笑。问他们怎么来得这么早,有的说,怕路上阻车,早来早安。有的说,今天早晨格外凉爽,早点出门享受雨后的清新空气带来的快乐。记者和同学们随后和老师一起来到该校的天文馆。此时离日全食时间还早,老师让同学们到馆边的电教室打开电脑,先上网浏览一下有关日全食的相关资料。 8点30分开始,记者来到雨山湖的南湖花雨广场,和聚集在这里的众多天文爱好者们一起仰望天空。这里许多家长带了孩子一同前来,孩子们跑来跑去,显得十分高兴。 9点25分左右,刚才有少许苍茫的暮色渐渐变浓,仿佛夜幕真的降临。天空像一张迅速张开的深色大幕,笼罩着江东大地。记者从花雨广场出来沿湖而行,只见雨山湖环湖的各色彩灯全部打开,把周围的湖光山色映照得格外绚丽多姿;湖畔的四周大道上华灯已亮,路上行驶的车辆也纷纷打开车灯,城区的各条大道变成了一条条流着彩光的河流;路旁的高楼大厦也纷纷亮起照明灯。在大华广场的巨型视屏前,聚集了众多的天文爱好者,他们一面仰看天空,一面从大屏幕上观看相关直播。记者继续前行,在团结广场,许多交通警察正在路面指挥车辆和行人安全通行,许多车辆和行人此时也大都停靠路边,驻足仰望,感受这一天象奇观…… 记者巡访后的感受是,日全食时段的诗城马鞍山,还是和往日一样安全、有序、和谐。 9点40分左右,记者登上佳山,这时深黑色的天幕又渐渐透出些亮色,此时我市天空云层变厚,已看不到太阳从全食到复圆的过程。在科学普及的今天,人们都知道,我市上空的日全食阶段已经过去。 营业场所正常平稳 针对日全食发生期间因天空高度骤暗带来的不利影响和问题,市金融系统、各大银行提前做好准备,制订完善相关预案,积极做好应对准备工作,确保金融安全、秩序稳定和正常。 上午8点50许,记者有选择地来到徽商银行团结广场支行,营业大厅内办理各种存取款业务的顾客井然有序,大堂值班的李经理告诉记者,早上7时许,她的手机上就收到行办公室发来的短信,上面写道:“各支行、分行各部室,今天上午我市将会发生持续时间约为6分钟的日全食现象,可能会给我行的正常运营带来不便,为预防突发事件发生,确保银行资产和人身安全不受损失,请各部门认真做好应对措施,坚守工作岗位,加强作业纪律和安全保卫。一旦发生事件要及时处理,防止引起继发性事故。”不到8点,李经理和同事们就提前到岗,把相关照明设备进行检查一遍,保证处于完好状态,同时各岗位人员提前做好准备,保证营业正常、平稳。 昨天上午记者还从市工行、交行、中国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行等了解到,由于各家银行网点对日全食现象期间工作准备方案周到、完善,各大银行运营安全、平稳、正常。 “白夜”弥补观天遗憾 7月22日上午,记者来到马钢建设公司建筑工地,准备与建筑工人们一起观看日全食。 上午8点多,记者在该公司承建的马钢技师学院实训大楼建设工地看到,20多名建筑工人正在5层高的楼上进行建筑作业,他们浇铸屋面混凝土发出的泵声响彻天空。在现场监督的安全员张根生告诉记者:“工人们特别高兴。他们为了今天能观赏到日全食,都提前来到工地,并投入到建筑施工之中。” 9点20分左右,工人们纷纷从脚手架上下来,站在工地的平地上仰望天空。可是,天公不作美,整个天空布满了乌云,完全将太阳的脸遮住了,天上还随风飘下零星的雨滴。尽管如此,工人们依然翘首以待,企盼天文奇观的到来。 9点30分左右,天渐渐地暗下来,而且越来越接近暮色。“唉,真遗憾,看不到‘太阳公公’的脸蛋。”一些工人将早已备好的电焊护目镜拿在手里,发出遗憾声。天越来越黑,“白夜”终于到来。此时,工地上的照明灯纷纷开启,不远处马路上的路灯也全部发出明亮的光。“嘿嘿,整个白天就像夜间,虽看不到美丽的星光,看不到‘钻石环’的弧光,看不到‘贝利珠’的璀璨,但我们亲身感受到这500年一遇的‘白夜’,也能心满意足。” 诗城观天幸运者 早晨8点不到,县城东城水岸广场前已聚集数百名天文爱好者和群众,一些摄影爱好者拿着相机在广场的周围不断地走动,不时地抬头望望天空,选找最佳拍摄地点。 8点30分左右,有人大呼“日全食开始了”,随之市民开始骚动起来,纷纷抬头观看。摄影爱好者的“长枪短炮”齐刷刷对准了太阳。“真是太神奇了……”一位姓朱的摄影爱好者手中的快门不断的响起。他告诉记者:“过去只在书中、电视中看过日全食,但是实际生活中还没有碰到,这次终于见识了,还拍到日食照片了。”遗憾的是日食还未进入日食阶段就被云层遮住了。 与此同时,在当涂农村,许多农民也在观看这难得一见的天文奇观。“五百年一遇的日全食,让我们赶上了!”家住太白镇的吴大妈站在自家楼顶高兴地大呼起来。 据镇里同志介绍,当天,镇里群众纷纷用手机、摄像机等不同方式目睹这一天文奇观。 据记者事后了解,当涂居民是这次天文奇观的幸运者。 (本报记者综合报道) [/size][/font]
A\'wen 回复:我是什么也么看过 晚上回家看电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