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心患上“新娘狂热症”

作者:大马
内容:[i=s] 本帖最后由 大马 于 2009-4-10 18:06 编辑 [/i] 2006年是名副其实的“结婚年”,据上海市民政局的统计数据显示,去年结婚登记人数达16多万对。同时,来自上海市婚庆协会的数据显示,每对新人在婚庆上的花费平均达到了7万左右,比2005年同期增长了10%左右。上海婚庆协会秘书长何丽娜表示,除去因为结婚人数过多导致结婚成本上涨外,新人尤其是新娘对婚礼期望值日益增高也是结婚花费增加的重要原因。换而言之,她们或多或少地患上了“新娘狂热症”,而全球消费主义浪潮更加重了这种“狂热”。   婚礼产业把新娘塑造成一个充满梦想的孩子,她们对那些神话故事深信不疑,需要别人来告诉她们去做什么。曾经刊登在一些新娘和女性杂志上的一则广告就表露出了这一点,这是一则平面珠宝广告:一个金发碧眼的妙龄女郎占据了广告最显眼的位置,这个掉了两颗乳齿的女孩穿着一件婚纱;坐在她旁边的是一个黑发男孩,带着蝴蝶结领结和大礼帽;一个巨大的钻石戒指放在他们当中。旁边的文字写道:“这是她从五岁起就梦想拥有的一个戒指。从孩提时代,她就向往着有一天戴上这样一个戒指,在一出浪漫的戏剧中充当主角。这个曾经在梦想中出现的戒指,终于在现实中也拥有了。有一天,她将会把这个戒指传给她未来的孩子。”《加拿大国家邮报》专栏记者安妮·金斯顿在其新书《妻子是什么》中评述说,一旦一个年轻女人在左手上戴上了戒指,她就在本质上变成了一个消费狂,计划一场完美的婚礼甚至会把一个原本聪明的、富有理性的女人改造成一个可以被称之为“结婚狂”的怪物。安妮把这样的女人称为具有“美学集中力”的新娘,就像她们惯常做的那样,令她们专注、着迷的是她们手里捧的花束的花瓣的宽度,或者是上了镜头效果怎样。   安妮认为,即将走进婚姻殿堂的女性要让自己有控制力,记住婚礼在个人的生命中只占七个小时,而婚姻则会延续一生。“用药物上瘾来比喻‘新娘狂热症’并不算牵强附会。对婚礼仪式的过分关注很像是致幻毒品,像吗啡注射,让参与者们习惯于关注仪式,而不是婚姻本身。婚礼经常是作为童话故事的最后一幕来呈现的,从来不是被当作婚姻的第一幕。被重视的不应该是婚礼本身,而应该是实际的婚姻生活。”
香香那个猪 回复:结婚挺好玩的!如果有机会还想玩一次! 哈哈 过瘾
txm 回复:哈哈,可以啊,在结婚几周年时在穿上婚纱,回忆一下以前那美好的时光
浮华过后, 回复:oooO ↘┏━┓ ↙ Oooo ( 踩)→┃你┃ ←(死 ) \